三国人物之献帝皇后伏寿简介
伏寿(2世纪-214年),是汉献帝皇后。东汉末年徐州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伏皇后是西汉大司徒伏湛的八世孙,父亲是学者伏完,母是盈。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带汉献帝西迁长安,伏寿跟随并入掖庭为贵人。兴平二年(195年),伏寿被立为皇后。同年汉献帝东归,但被李傕、郭汜等人追击,在东涧发生战事,守护献帝的军队战败,多名官员被杀;献帝亦乘夜渡河逃走,伏寿和六宫都徒步跟随。当时伏寿手持缣布数匹,被董承派来的符节令孙徽以刀刃胁逼夺去,更杀害伏寿侧的侍从,鲜血溅在伏寿的衣服上。 建安元年(196年),回到已成废墟的洛阳,但因各州郡首长拥兵自重,无人接济,官员都十分饥饿,部份更饿死。及后曹操迎献帝到许昌。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皇室已经丧失实权,宫中的守卫和侍从其实都是曹操的人。对内外官员的杀戮亦很常见,例如议郎赵彦曾经向献帝进言分析局势和对策,因而被曹操杀害。建安五年(200年),董承与王子服、种辑等图谋诛除曹操失败被杀,曹操更多次请献帝杀死身为贵人的董承女儿,献帝虽以董贵人有怀身孕而不答应,但董贵人仍被杀害。
被杀伏寿见官员被杀和曹操屡逼献帝诛杀后宫,因而更为恐惧,于是写信给父亲伏完陈说被曹操势力威压的情形,要求父亲密谋诛杀曹操,但伏完不敢。伏完去世,这件事情也就被保密,不料建安十九年(214年),伏寿当年的图谋泄露,曹操知道后大怒,逼献帝废后,更先替献帝写好诏书,命郗虑持节接收皇后印绶,又命尚书令华歆领兵入宫捉拿伏寿。伏寿躲在墙壁之中但被华歆发现拉出,经过外殿时见献帝,伏寿哭着说:“不能复相活邪?(不能再救救我吗?)”献帝答:“我亦不知命在何时。(我亦不知我何时会死。)”又对身旁的郗虑说:“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郗公,天下间有这样的事吗?)”最后伏寿被幽闭而死(《曹瞒传》称当场被杀),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伏氏宗族有百多人亦被处死,伏寿母亲盈等十九人都被流放到涿郡。
争议民国史学家吕思勉对伏皇后被诛杀一案存有不同看法,认为以曹操的地位和气魄不会简单因为伏皇后给其父亲的一封信有诋毁之言而加害,而且汉献帝也不会因为董承被害而迁怒曹操(董承本身也不是靠得住的忠臣),认为这个案件背后“一定另有原因”,而且背后的事情很大、不便于记载到正史之上,吕思勉先生推测认为伏皇后有一个通盘的政治计划而且事关大局,因此曹操不得不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