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公孙康简介
公孙康(2世纪-3世纪),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区)人。东汉末年,割据于辽东地区的军阀。最著名事绩是将袁熙、袁尚首级送与曹操。 公孙康之父公孙度是辽东郡太守,在东汉末年割据辽东地区。约公元197年,公孙康利用高句丽山上王伊夷模与其兄不和,攻损高句丽都城国内城,使山上王改建尉那岩城为新都城丸都城。(‘伯固死,有二子,长子拔奇,小子伊夷模。拔奇不肖,国人便共立伊夷模为王。自伯固时,数寇辽东,又受亡胡五百余家。建安中,公孙康出军击之,破其国,焚烧邑落。’)209年,丸都扩建完毕后,山上王将都城迁移。 建安九年(204年)其父公孙度去世,公孙康继承了他的职位。以东汉朝廷所封的永宁乡侯封其弟公孙恭。207年,袁熙、袁尚联合蹋顿单于进攻白狼山,被曹操手下大将张辽击败,蹋顿单于被斩首。袁熙、袁尚和数千骑兵逃往辽东,公孙康恐袁熙、袁尚鸠占鹊巢,又见曹操无进军之意,于是将二人斩杀,首级送给曹操。公孙康死后,二子尚幼,辽东太守一职由公孙康之弟公孙恭接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