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陶谦简介
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东汉末年的群雄之一,扬州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北)人。 陶谦少好学,温厚纯笃。灵帝中平二年(185年)三月,陶谦随左将军皇甫嵩出征三辅,被任命为扬武校尉。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任徐州刺史。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史载“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董卓被杀后,各路军阀陷入混战,陶谦加入了袁术、公孙瓒的阵营,对抗袁绍、曹操。尔后遣使进京朝贡,获朝廷封赏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三国演义》说陶谦在病故之前把徐州让给了刘备,让徐州的确有过,但“三让徐州”,也未必是史实。
小吏发迹 陶谦出身自丹阳郡小吏之子弟,年少丧父,以游荡不羁闻名县内。获故苍梧太守甘公赏识许女婚配,因此婚缘仕途渐获鸿达。陶谦性情刚直,有大节,少察举孝廉,封尚书郎,舒县令。后举茂才,封卢县令。为官清白,封幽州刺史,议郎。
转战南北
羌侵扰边境,朝廷派皇甫嵩出战,征召陶谦为扬武都尉,大破西羌。中平二年(185年)边章、韩遂作乱,朝廷派车骑将军张温出战,征召陶谦为参军事,予以厚待。陶谦不满其能力,于军队回朝酒会时辱骂张温。张温初时大怒,但经旁人劝解下原谅陶谦,同样予以厚待。
经营徐州
陶谦初因朝廷要讨伐徐州黄巾贼,而封陶谦为徐州刺史。陶谦软硬兼施征召人才,如赵昱、陈登、王朗等。陶谦听从赵昱、王朗的意见在董卓迁都长安时出使奉承天子,天子封其为安东将军、徐州牧、溧阳侯。陶谦与陈登,巡视田地,尽力灌溉,积蓄粮食,即奉行屯田制。初平四年(193年),陶谦联合阙宣取泰山华、费,略任城。
忧曹而死
初平三年(192年),陶谦呼应袁术屯发干(今山东聊城西),以逼袁绍。为曹操、袁绍夹击大败。初平四年(193年),曹操以父亲曹嵩于泰山被杀为由攻打陶谦,攻陷十余城,于彭城大战。陶谦兵败,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陶谦退守郯城。曹操久攻不下因缺粮撤军。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再次攻打陶谦,攻陷琅琊、东海诸县。陶谦欲退回老家丹阳。曹操因张邈叛迎吕布而被迫回击。陶谦于同年病死。
正史与演义形象迥异的陶谦
演义中被描述成一副和蔼可亲的老实善人形象,正史上却是性情刚直、时而直言犯上闻名的直臣,招募名士赵昱、张昭未成即以刑罚威吓胁迫;表面上附合阙宣却见机杀之收编余众;安治徐州颇有成效等事迹来看,陶谦是称得上是盘据一方求存乱世的群雄豪杰。正史上对陶谦评价虽毁誉参半,但不至于是恶贯满盈之辈,晚年因战事上为曹操大败,徐州大半几乎遭兵祸所害,以致过度忧劳而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