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工控论坛|工控论坛-专业的Intouch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总共8197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2238|回复: 0

三国人物之张辽简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7 11:12
  • 签到天数: 792 天

    [LV.10]国防部长

    发表于 2013-4-13 19: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传分享工控资料得追梦点,下载积分获取办法点击进入 ☆追梦点充值入口
    发帖回帖赚金币兑换下载积分。上传附件须知点击进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工控达人,分享经验,让你轻松玩转追梦工控论坛。

    已有帐号?  点击登录   或者        

    支付宝扫一扫领红包
    三国人物之张辽简介

    张辽(169至171年间-222年)文远,原为姓,并州雁门郡马邑县(今中国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官至前将军晋阳侯谥号刚侯。原为西汉聂壹后人,因避怨而改姓。活跃于东汉末年,曾跟随丁原董卓吕布等军阀,后随曹操。公元215年,与李典乐进以少量兵马驻守合肥城,面对东吴孙权亲征大军,以寡胜众,令孙权无功而返,甚至几乎擒住孙权。中国著名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威震逍遥津”情节,便是以此事为蓝本。



    侍从多主

    张辽本是聂壹(汉武帝时商人,曾发动“马邑之谋”,向匈奴进行诱敌战,可惜失败告终)之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张辽少年时便已举郡吏。汉季之期,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他带兵往赴京都。到京后,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共得千余人。可是当张辽募兵尚未还时,京中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董卓死时,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迁任骑都尉(相当于骑兵队长,地位略低于将军)。后来,吕布为李傕所击败,张辽跟从吕布往东奔至徐州,任北地太守、鲁相等职,时年二十八岁。
    到了曹操破吕布于下邳后,张辽部领吕布军余众归降,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投奔曹操

    张辽投靠曹操以后,随军征讨,数有战功,累迁裨将军。200年,袁绍派颜良袭击白马,张辽与关羽被派往救援,大败袁军。曹操击破袁绍的主力部队后,派遣张辽管辖鲁国各县。张辽跟随夏侯渊讨伐东海的昌豨,二人围昌豨于东海,历经数月,粮秣将尽,众人商议先引军而还,但张辽却向夏侯渊说:“数日以来,当我每次行于重围以外时,昌豨都会特别注视着我。而且其军所发矢石越来越稀少,此必是昌豨心内犹豫不定,所以才不求力战。我希望能跟他商谈,试探一下他的实情。倘若可以成功诱使昌豨下山,岂非更好?”于是命人向昌豨说:“曹公有命,着我前来传达。”昌豨果然下山与张辽对话。张辽便表示:“曹公正欲以德政怀兼四方之众,所以先依附曹公者皆能受大赏。”昌豨听罢答应投降。张辽知其肯降,于是只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并拜候其家人。昌豨见张辽如此坦诚相对,心中欢喜,便随之往见曹操。曹操先遣昌豨回去东海,随即训责张辽说:“莽然只身赴敌巢穴,这不是大将的所为。”张辽答道:“凭着明公昭著四海的威信,我既然奉旨前往,相信昌豨必不敢加害,因此我才会这样做。”
    北伐南征

    203年,张辽随曹操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联军,因战功而晋升为中坚将军。但袁尚坚守邺城,久攻不下,曹操便返回许都,命张辽和乐进攻下了阴安,迁徙当地居民到河南。204年随曹操成功攻下邺城,又转攻赵国、常山,招降缘山多个贼军及黑山贼孙轻等。205年,随曹操成功讨灭袁谭,攻下海滨,并击败辽东的贼兵柳毅等。还军到邺城,曹操亲自出城迎接,邀请张辽共乘一车以示荣耀,并任命张辽为荡寇将军。接着张辽又率军攻打荆州,平定了江夏各县,在临颖屯兵,受封为都亭侯。207年,曹操要征讨在柳城的袁尚,张辽进谏:“许城,是天子所在的地方。现今天子就在许都,曹公北征甚远,若刘表派遣刘备攻击许,占据它号令四方,您的形势将会大去。”不过,谋士郭嘉却不认为刘表会有所行动,曹操遂继续北伐袁氏。207年,张辽随同曹操北伐,途中遇上乌桓军,张辽斗志昂扬,力劝曹操接战。曹操十分欣赏张辽的斗心,又看见乌桓的军队尚未排成阵形,于是将自己的麾旗授予张辽暂用,任命张辽为前锋出战,乌桓军大惊,单于蹋顿更被张辽所斩。208年,荆州未定,曹操派张辽还驻长社。临出发前,军中有人谋反,趁夜中制造动乱起火,全军混乱。张辽对左右说:“不要乱动。这不会是全营的人都发生动乱,必定有制造叛乱的人,想要引起其他人的骚动而已。”便令军中不是反叛的人立刻安静坐下。接着张辽率领数十亲兵,立于阵中。不一会,即查获生事者的头领,并将其斩杀。[2]后世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则将此节情节改写为东吴将领太史慈使计派遣吴兵混入魏军城中,打算结连张辽军中的养马后槽一起制造祸乱骚扰魏军,而张辽则冷静悉破策略,号令全军不反者皆静坐,没多久副将李典便抓住了吴兵及后槽,张辽更将计就计引太史慈入城,对其伏击,最后令太史慈伤重身死。
    勇征天山

    209年,庐江人陈兰、梅成在灊县、六县一带造反,曹操派遣于禁、臧霸等讨伐梅成,而张辽则督张郃、牛盖等讨伐陈兰。梅成向于禁诈降,于禁便即带着梅成班师。然而梅成却乘隙出走,率众会合陈兰军,两军更逃进灊山中最险要的天柱山依山防守。张辽想要强行进攻,众将领均表示:“我们兵少而道路险要,难以深入。”张辽却认为:“在这种狭窄的险道上进行一对一的决战,只有勇敢的人才可以取胜向前。”于是进入山中安营,突击敌军,成功斩下陈兰、梅成的首级,掳获其军。曹操谈论到各将领战功时说:“登上天山,踏过险峻,成功讨取陈兰、梅成,都是荡寇将军(张辽)的功劳。”战后张辽获增封邑、受假节。征讨天柱山一役,是张辽军旅生涯早期的代表作。经历赤壁之战后,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和七千余兵卒驻守合肥。
    威震合肥

    213年正月,从征至濡须口与孙权战,臧霸与张辽同为前锋,当时遇上霖雨,孙军船只稍稍移动,大军不安,张辽想要撤退,但被臧霸劝止。215年八月,孙权乘着曹操征张鲁的时机,率领十万人围攻合肥。曹操曾于合肥护军薛悌留函,并吩咐合肥守将张辽等人“当贼兵来侵时便打开此信”。张辽等打开信件后,发现曹操留下了守备合肥的行军指令:“如果孙权来犯,张辽、李典两位将军出战,乐进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得参战。”可是合肥的众多将领都认为目前形势敌众我寡,难以抵敌孙权军队,因此都对曹操的指示有所怀疑。张辽却说:“曹公远征在外,如果一味等待救兵,孙权他们一定会攻破此城。所以曹公的指示是希望我们趁孙权军势尚未完整的时候便出战迎击,摧折其鼎盛的军势,为守军建立足够的信心,事后才可以设法守住此城。”对于张辽的分析,乐进等人没有给予回应。张辽发怒说:“是成是败,就视乎这一战。大家如果还要疑虑的话,我便独自下决定了。”结果,李典率先附和张辽,其他众将亦不再有异议。[6]于是张辽依照曹操的函信提示,与李典、乐进合作大败吴军,更于逍遥津一度包围孙权。当时张辽被甲持戟,带领部将直冲敌阵,杀掉数十人,斩二将,并于阵中大呼自己的名字,然后继续突击冲入重围,直闯至孙权麾旗之下,孙权大惊,身边的卫队均不知所措,只好登上高地以长戟自守。张辽叱喝孙权下来决战,孙权被震慑得不敢动。后来他发现张辽兵少,便下令军队包围张辽。张辽与左右一起奋力冲杀,攻破重围,可是仍有部属在重围之中,向张辽呼救,张辽便又翻身杀入重围,救出余众。张辽在敌军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孙权军中无人能阻,两军奋战半天,孙权军队士气丧失,张辽才引军回合肥城中加紧防守,守军于是对此战充满信心,众将都很佩服张辽的判断和勇猛。孙权攻打了十余日,攻不下合肥,唯有退兵。张辽见状率军追赶,几乎捉住孙权。不过孙权在吴将吕蒙、凌统、甘宁等人的拚死掩护下最后还是成功逃出。大战过后曹操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并拜张辽为征东将军。张辽大败孙权一事震惊孙吴势力,计《三国志·吴书》连裴注中,述及此事的列传有七篇。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敌国,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更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威震逍遥津”的事迹也成为《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之一。216年,曹操再征孙权,到达合肥时,沿着张辽当年所战之处走,赞叹了很久。后至濡须口与孙权战,臧霸与张辽同为前锋,当时遇上霖雨,孙军船只稍稍移动,大军不安,张辽想要撤退,但被臧霸劝止。后与孙权议和,曹操便增加张辽之兵,多留数个军队,并徙到居巢屯兵。
    东吴之忌

    219年,关羽围攻于樊城的曹仁,当时孙权刚依归曹操,张辽及众军便前往解救曹仁。张辽未至,徐晃已经打败关羽。张辽便与曹操会师摩陂,曹操乘车出来慰劳他,并派他屯于陈郡。曹丕接任王位后,改迁张辽为前将军,封其兄张汎及子张虎为列侯。不久孙权再叛,张辽还屯合淝,进爵都乡侯,曹丕赐舆车予其母以示荣宠,并派兵马送其家人到他驻军的地方,又预先在当地告示张辽家人将要到临,命令所有守军出迎,众军士将吏都列队出候拜迎张辽家人,连旁观的人都为张辽感到荣耀。后曹丕称帝,再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食邑至二千六百户。221年,张辽到洛阳宫朝拜,曹丕在建始殿引见张辽,亲自问他破吴军的情况。曹丕听后对左右赞叹道:“这真是古代的召虎般。”特别为张辽建造屋舍,替其母兴建殿室,另外也把跟随张辽的将士们封为虎贲。孙权再次向曹魏称臣后,张辽回到雍丘驻守,不幸在此时得了疾病。曹丕便遣侍中刘晔带太医应诊,虎贲卫士们往来传达张辽病况,为张辽问病的使者经常在路上互相遇见,可见曹丕遣使频密,心忧如焚。梁章巨《三国志旁证》中提到“汉三公病,遣中黄门问病。魏、晋则黄门郎,尤重者或侍中。(张)辽位未至公,而遣侍中,盖宠之也。”可见曹丕如何重视张辽。不久后,曹丕甚至亲到张辽军营执其手问候,赐其御衣,更派太官送御食。病情稍有好转后,张辽便返回其屯军之所驻军,忠于职守。后来孙权再次背叛魏国,曹丕派张辽乘舟至海陵与曹休会合,孙权甚惧,对各将领说:“张辽虽然有病,但仍势不可挡,要十分谨慎!”同年,张辽和其他将领打败孙权的将领吕范。但他的病情却也日渐严重,最后终于在江都逝世。曹丕知道之后,非常伤心,谥为刚侯。225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的功劳,下诏道:“合肥之役,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人,大破十万贼军,自古用兵,未有如此。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其子张虎嗣爵,位至偏将军。张虎死后,其子张统嗣爵。正始四年(243年)秋七月,曹芳下诏追祀功臣,当中包括“前将军张辽”。特征张辽为人勇猛善战,多次战役都身先士卒,其合肥的勇武事迹令他留下“止啼”的威名。张辽为人也十分尽忠,当年关羽投于曹操营下,张辽与关羽为好友,曹操便派张辽问关羽去留之心,关羽表明只会跟随刘备,张辽想到如果照实说给曹操,怕曹操杀关羽。但不说,又不是事君之道,便叹息:“曹公,是如父亲般的君上;关羽,是兄弟而已。”最后选择了照实说给曹操。此举被后世认为是为臣下者懂分轻重、能识大体的表现,如南朝宋左仆射刘穆之曾说:“我蒙公(指刘裕)恩,义无隐讳,此张辽所以告关羽欲叛也。”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亦曾言:“臣思张辽之言,关羽虽兄弟,曹公父子,岂得不言?”此外,张辽感悟必改。当年他与护军武周不和。后来受胡质劝解,便与武周和好。与李典、乐进等虽然有不和,但在面对东吴大军之际,同样能以大局为重。虽然如此,上述事件同时亦反映出张辽与部分同僚的关系颇有磨擦。张辽亦十分重视部下,合肥役中,张辽率领部下闯进浩大的吴军部队中。张辽突击冲出,包围被打开缺口,张辽麾下的数十人得以逃出,其余军士呼唤道:“将军弃我乎!(将军抛弃我们了吗?)”张辽因此再度冲进包围网,再次突围救出其他人。
    故址现安徽省合肥市中心逍遥津公园有张辽的衣冠冢,园中有张辽持刀立马的青铜塑像。另外,据《宋高僧传·卷十·唐扬州华林寺灵坦传》载:“元和五年相国李公墉之理广陵也……召居华林寺,寺内有大将军张辽墓。”此段记载则称张辽墓位于广陵(今扬州市广陵区)一带的华林寺内。
    评价在《三国志》中,张辽为魏国建立了殊多的功勋,曹操、曹丕两父子曾多次以表、诏称颂其功绩。206年,曹操曾上表汉献帝表彰张辽、乐进及于禁:“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208年,张辽征天山讨伐陈兰、梅成,曹操论功赞扬张辽:“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指张辽)功也。”威震合肥后,张辽晚年仍一直于魏国东南战线驻防,221年曾进洛阳朝觐文帝曹丕,进建始殿亲述当年破吴的情况,曹丕称叹道:“此亦古之召虎也。”后来孙权再次入侵,张辽奉命与曹休到达海陵,孙权对他仍甚为忌惮,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张辽死后,曹丕追念张辽与李典之功,下诏追赏:“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三国志·張樂于張徐传》载陈寿总评,指出张辽是曹操时期当先行军建功的勇者之一:“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裴松之注引《魏书》评曹操时亦提到:“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洪迈《容斋随笔》亦提到:“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张辽大战合肥后,威震东南。他在孙权军中往来冲突,既能杀入重围救出部属,又敢于进取几乎擒住孙权,其勇猛表现受到后世称颂。孙权在赞扬吴将甘宁时,亦以张辽为譬喻,说:“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傅玄在《傅子》中曾称“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旧五代史‧李存孝传》载:“存孝每临大敌……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韩兆琦《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人物形象辞典》提到张辽时称其“不仅智勇双全,而且为人忠厚坦诚。在曹魏武将群中,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典范”。除了勇猛外,张辽的军事才能亦极受认同。张辽以两件事迹最为后世军事家或小说家所称颂,其一为208年长社镇乱,其二为215年合肥之战。杜佑《通典·兵典·兵三》“料敌制胜”篇中曾引张辽屯长社时擒拿造反者之事为例,注释说明“张辽审计,立擒贼首,亦同料敌之义”。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兵法百言中·揭暄》讲述将领的“镇”字原则时,例子亦提到“张辽令不反者皆坐”一事。《续资治通鉴》记载:“二月,丁未朔,夏人围兰州,数十万众奄至,已据两关,李浩闭城拒守。钤辖王文郁请击之,浩曰:‘城中骑兵不满数百,安可战?’文郁曰:‘贼众我寡,正当折其锋以安众心,然后可守,此张辽所以破合肥也。’”毛宗岗:“(徐)晃之战沔水,与张辽之战合淝,仿佛相类。两人皆有大将才,故关公与之友善。”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经武部》载赵翼《古来用兵兵多者败》:“其以少击众,战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孙权兵十万。”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载曾国藩语:“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治体》载郑观应《储将才论》提到不同类型的将领时,将张辽列为战将,与英布、王霸、刘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尉迟敬德、周德威、扩廓帖木儿等并列。以上评价均对张辽的将才予以肯定。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后集·卷四》有赞语颂张辽:“天造草昧,君子经纶。笃生晋侯,为魏元臣。千载嘉会,一代伟人。风云千载,孰继后尘。”
    《三国演义》里的张辽

    在著名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张辽,历程大概依循正史而为。《三国演义》有两个回目出现张辽的名字,分别是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与及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他先为吕布部将,多番令曹军陷于苦战,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他曾对张飞说:“此人(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后来吕布战败遭擒,张辽亦成为战俘,于白门楼上表现刚烈,骂吕布为“匹夫”,大呼曹操为“国贼”,视死如归。曹操下令绞杀吕布后,刘备、关羽为张辽求情,曹操便待张辽以上宾之礼。张辽感其恩情,于是投降,自此成为曹操将领。第二十五回中,曹操在下邳城外的土山上包围关羽,张辽请缨劝说关羽暂降曹军,以报关羽白门楼相救之恩。关羽降曹期间,张辽一直担任曹操与关羽之间的协调者与斡旋者。后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被夏侯惇追赶纠缠,亦赖张辽赶至拆解二人纷争,让关羽可以顺利离开曹营。张辽跟随曹操后,一直随军征讨,不久参与官渡之战,先后大战张郃,斩蒋奇,大败袁尚、沮鹄。在追击袁熙、袁尚时张辽受曹操任命,秉持军麾,担任首将,率领许褚、于禁、徐晃迎击乌桓军,张辽更亲斩乌桓单于蹋顿,建立诸多战功。曹操南下追击刘备于长坂时,张飞据桥拒守,并威胁曹操如不退兵便深入军中取其首级,曹操一时被其气焰吓退。张辽从后追上曹操,分析张飞只有一人,不足深惧,宜重新追击。赤壁之战时,张辽与许褚一起担任“护卫往来监战使”,当孙权军中的黄盖以诈降计发动火攻时,曹操形势艰险,张辽亲载小舟渡曹操脱难,并射伤黄盖。曹军战败撤退期间,张辽一直护卫著曹操,为其抵敌吕蒙、张飞,最后曹军受关羽堵截,张辽的出现令关羽动故旧之情,放过曹操,曹操才得免于难。赤壁战后,曹操命张辽为主将,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第五十三回中,孙权亲临合肥战线,与张辽经历多场战争,均未能攻克合肥,其将领太史慈更于此役中被张辽将计就计射杀。第六十七回,孙权乘曹操远在汉中的时机,再次引军进攻合肥,张辽在曹操密令的指示下,灵活调动军队,并亲自领军迎击孙权。最终大败孙权军队,更几乎擒住孙权。张辽因是役而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最后,张辽随曹丕以大船征伐江东,军队被徐盛所击败。曹丕登岸逃亡时,吴将丁奉从岸边杀至,张辽为保护曹丕上前迎敌,却被丁奉以箭射其腰,回营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之。及至魏将曹真、司马懿主理对蜀战争之时,以张辽之子张虎及乐进之子乐綝二人为军锋,可惜二人表现平庸。
    惯用武器

    《三国志》曾有张辽“披甲持戟”的记载。而在《三国演义》里,张辽的武器主要是大刀,如在第五十三回就有“张辽挥刀来迎”语。


    让我们联手拒绝网络伸手党,下载积分获取办法&附件上传须知 ☆追梦点充值入口





    +1
    2238°C
    沙发哦 ^ ^ 马上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珍惜自己的ID,严禁发布垃圾水贴,诸如adsf......顶......纯表情......多次重复回帖刷积分......轻则删帖警告,重则封禁!★请分享资料、经验或者赞助论坛,贡献一份力量★

    关闭

    最新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追梦工控论坛|工控论坛-专业的Intouch论坛 ( 皖ICP备1001200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4 22:00 , Processed in 0.36776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reamyiyi

    © 2009-2025 工控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