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蒯良简介
蒯良(生卒年不详),字子柔,东汉末年荆州南郡中庐人,刘表的重要内政谋士,被刘表誉为“雍季之论”。
分析局势
公元190年,刘表到荆州接任王睿荆州刺史的职务,正苦思统一荆州的政策。就前往拜访蒯良、蒯越,就问道:“此时宗贼横行,民众不附,袁术在南阳又蠢蠢欲动,祸乱至今已经难以解决。我又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怕民众不愿从军,两位有何对策?” 蒯良于是回应“征兵”的问题:“民众不归附的原因,是因为官员的仁爱不足;民众依附而势力不能兴盛的原因,就是因为官员的义行不足;一旦仁义并行、双管齐下,则民众的归附就如水向低流一样。阁下又何必忧虑,而又去询问征兵的计策呢?”
身世之谜
之后,蒯良就被刘表擢升为主簿。其后蒯良的生平,就不得言之了,《三国志》亦没有记载其卒年。不过,史家估计赤壁之战之前,蒯良极有可能已经逝世,因为在曹操封赏的荆州官员的名单中,并没有蒯良的名字。同时,元末的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支持了这种说法。
演义的蒯良在民间小说《三国演义》中,蒯良在孙刘的砚山之战中帮助刘表反败为胜。蒯良建议黄祖诈作撤退,退至岘山,然后设下埋伏。终于计策成功,黄祖射杀孙坚,解除了刘表新政权的危机。《三国演义》亦有记载蒯良懂得相马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