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军是否在荡寇将军之上在下不知.在下知道的只是张辽有节在手而薛悌无.至于曹公那道所谓的“圣旨”.张李乐三人互相不和想必曹公不可能不知道吧?能否理解为有意化解三人的不和情况呢?(这个是个人观点)如此便认为明帅暗帅是薛悌?还是那句话.在下只知薛悌无节而张辽有.张辽有的话自然不需要什么临时放权.惟一的外姓三征至少说明他的地位比其余四子高(不是一点).和曹征南夏侯征西持平级.除非兄说这二位地位也不高.干了不到两年?那个.MS张辽在合肥战后即建安二十年被拜为征东将军.是什么时候转为前将军的?曹丕即王位时.即建安二十五年.怎能说干了不到两年?没有战事?建安二十一年公征孙权和建安二十四年被派作援军支援曹仁是怎么回事?(虽未到徐晃已获胜)伪?这样就叫伪了?至于“没有因不和而导致失败,这个问题也需辨证看,”这个若有的话当然可引出来讨论.看到了隐患?李典死于何时不清楚.不过起码在曹丕践祚前.乐进则是死于建安二十三年.这样的话怎么看?其他方面的话.前面已说过.魏书吴书的合肥之战所写魏将都以张辽为首.薛悌何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7 11:28: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