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野心之人,为何司马懿能得天下?</P> 且说公元239年,魏少帝曹芳受曹爽专权,架空了司马懿的兵权. 司马懿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 司马懿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懿,以查其虚实.当李胜到他家的时,只见懿正由侍女喂食,米粥洒满前胸,胜与其说话时,懿故作气喘之状,因此懿避过了曹爽的加害,最终在249年发动兵变,废除了曹爽兄弟.
</P> ------------</P> 司马懿以”假痴不癫”既保住自家性命也保留了实力,反观董卓气焰嚣张,目中无人,以至招来杀身之获.</P> 卓率精兵来,适值帝室大乱,得专废立,拒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卓性残忍不仁,隧以严刑胁众,睚皉之隙必报,人不自保.
</P> 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至于奸乱宫人公主.其胸逆如此.</P> --------------</P> 可以说司马懿与董卓同有称帝之心,但所用之法不同.吾以为司马懿与董卓相比,懿的才智甚高.同时司马懿的谋略也是不容忽视,懿明知道曹爽有加害之意,但不先发制人反而吞声忍气,为的就是要以待时机铲除敌人.</P> 司马懿与孔明的智力对战也让人拍案叫绝:
</P> 曰:亮既屡谴使交书,又致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宣王将出战,辛毗杖节奉诏,勒宣王及军吏已下,乃止.宣王见亮使,唯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国数升.”宣王曰:”亮体毙矣,其能久呼?”
</P> 由此来看, 足见司马懿的才智并不赖. 在军事上司马懿与孔明虽没有什么正面对峙过,但在谋略上二人的才智比拼是常有的. 司马懿对孔明的了解甚深,宛如了解自己一般.诸葛亮有敌如此真可谓幸也!此乃吾之一番愚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