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积分获取及使用技巧附件上传须知新京报:邵逸夫的荣耀来自“第二人生”[转自人民网]

追梦工控论坛|工控论坛-专业的Intouch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总共823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1945|回复: 0

新京报:邵逸夫的荣耀来自“第二人生”[转自人民网]

[复制链接]

升级  40.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8 19: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传分享工控资料得追梦点,下载积分获取办法点击进入 ☆追梦点充值入口
发帖回帖赚金币兑换下载积分。上传附件须知点击进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工控达人,分享经验,让你轻松玩转追梦工控论坛。

已有帐号?  点击登录   或者        

支付宝扫一扫领红包
<div class="text"><div id="p_content">原标题:邵逸夫的荣耀来自“第二人生”
        如果没有前半段人生的财富积累,他后半生的慈善事业,可能是无源之水;而如果没有人生后半段对财富清醒透彻的认识,他去世留下的,也许就只是一笔可作谈资的钱而已。
        2014年1月7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荣誉主席邵逸夫在家人陪伴下于香港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65亿港元。他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逸夫楼”。
        1月7日当天,在微博和论坛上,许多人满怀真情悼念这位富翁,人们自发地随手拍下逸夫楼并在逸夫楼签到,以此为老先生送行。这在网络上形成一道亮丽的奇景。地图上被点亮的近三万座逸夫楼,仿佛是一座锦绣的功德碑,记录着邵逸夫先生对教育和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这位老人拥有太多令人羡慕的东西,包括寿数。这些东西没引来嫉妒,而是引来尊敬,究其原因,是他在处理包括财富在内的许多问题上,有独特的做法。
        传说中,早年的邵逸夫像许多事业正在起步的商人一样,只看重财富价值的“利己”一面,对财富的获取很在意,而对财富的使用却很小心。他为此得来了“吝啬”的名号。在网络上,至今还流传着1970年他捐赠一家养老院500港元,养老院随即将钱退还给他的笑话。
        但在此后的数十年中,他逐渐由一个醉心于让自己变得更有钱的人,变成一个懂得将钱变得有意义的人。在分析这种转变时,有媒体认为这与1983年邵逸夫三哥邵山客中风昏迷,邵逸夫睹物关情获得的人生顿悟有关。1985年1月也即邵山客去世前两个月,邵逸夫捐出1.06亿港元作慈善用途,并由此拉开井喷式的慈善与捐赠,一发不可收。
        从此,邵逸夫先生开始了完全不同于人生上半段的“第二人生”。这一“变轨”,与洛克菲勒有异曲同工之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邵逸夫不惜重金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正如他所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资料显示,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多年来他还不顾耄耋之躯,多次亲临视察捐赠项目。此外,邵逸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额捐赠。
        这份辉煌的成绩单,使他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留下当之无愧的一页。他的荣耀和人们对他的缅怀,大抵来自于此。
        当然,如果没有前半段人生的财富积累,他后半生的慈善事业,可能是无源之水;而如果没有人生后半段对财富清醒透彻的认识,并由此开始的“第二人生”,他去世留下的,也许就只是数目可观可能引起各种谈资惊叹甚至纷争的钱而已。值得庆幸的是,邵先生有了他的第二人生,他不仅留下了那么多润泽万代流芳千古的功德性,更是为更多的发了财而不知道该走向何处的人,指明了一条正确的路。
        相关报道见A08-A15版
让我们联手拒绝网络伸手党,下载积分获取办法&附件上传须知 ☆追梦点充值入口





+1
1945°C
沙发哦 ^ ^ 马上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珍惜自己的ID,严禁发布垃圾水贴,诸如adsf......顶......纯表情......多次重复回帖刷积分......轻则删帖警告,重则封禁!★请分享资料、经验或者赞助论坛,贡献一份力量★

关闭

最新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追梦工控论坛|工控论坛-专业的Intouch论坛 ( 皖ICP备1001200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8 20:05 , Processed in 0.16870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reamyiyi

© 2009-2025 工控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