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12-17 11:12 |
---|
签到天数: 792 天 [LV.10]国防部长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工控达人,分享经验,让你轻松玩转追梦工控论坛。 已有帐号? 点击登录 或者
三国时代孙吴政权——占据长江天险,擅长水战之国
东汉灭亡后鼎足而立的魏、蜀、吴三国之一。孙权所建。都建业(今南京)。据有今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的广大地区。汉末黄巾起义时,孙坚随会稽朱儁到中原镇压黄巾,以后又转战于江南诸郡。董卓之乱时,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隶属于袁术,在淮南活动。孙坚死,子孙策统领部众,约于兴平元年(194)开始向江东发展 。他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驱逐暂驻曲阿的扬州刺史刘繇,逼降会稽太守王朗 。建安元年(196)献帝都许以后 ,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建安四年,孙策取得豫章郡地。建安五年孙策死,策弟孙权统众。建安十三年孙权由吴徙治京城(今江苏镇江)。筹划赤壁之战,势力达于荆州;十五年取得岭南 。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建安二十四年孙权破关羽,占有荆州全境 。黄武元年(222),孙权接受魏国封号,在武昌称吴王。后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限制了蜀国出峡发展的可能,夷陵之战结束后不久,蜀相诸葛亮遣邓芝出使吴国,吴蜀恢复同盟。
黄龙元年(229),孙权称帝,建都武昌,后迁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尚存的困难,一是对付山越的不宁,一是在淮南巢湖地区抗拒曹魏的压力。散布在东南州郡山区的山越人,阻险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内地扩张。孙权与山越进行过多次战争,屡获胜利。孙吴统治的几十年中,山越人大体与汉人趋于融合。 孙吴君臣图嘉禾二年(233年),孙权封割据辽东的公孙渊为燕王,吴帝孙权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领兵一万多人,很多金银财宝,试图控制辽东,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同时数次攻打魏国,但皆无功。赤乌四年(241年),孙权的长子孙登死亡。次年孙权立孙和为太子,不久又封孙霸为鲁王,引发“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最终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名臣陆逊等十多名大臣亦在二宫之争中被逼死,最后幼子孙亮反而被立为太子。吴国经此事件,非但皇室遭刑,而且举国分歧,埋下内部斗争的祸根,逐渐开始衰败。252年四月,孙权驾崩,年七十一。孙亮即位,改元建兴。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253年春,诸葛恪征淮南,惨败。诸葛恪被孙峻所杀,大权落入孙峻之手。
256年孙峻病死后,事付从弟偏将军孙綝。后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休为帝。不久孙綝又为孙休所杀。
元兴元年(264年),孙休病死。这时蜀汉刚亡,交趾又叛吴降魏,东吴国内形势不稳,欲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左典军万彧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和的长子孙皓即位。孙皓即位之初曾一 三国-吴-荆州度施行仁政,下令抚恤国内人民,又开仓振贫,解决贫人的危机,又减省后宫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但由于东吴当时的国力在孙亮时就不佳了,难以有中兴,时运不佳,所以很快他便变了,不久其残暴一面就开始显露。民怨不绝。幸陆抗、陆凯等大臣的全力支撑才让吴国苟延残喘。
274年,陆抗病死。咸宁五年,晋武帝下令分六路大局伐吴。晋军势如破竹,晋将王浑、杜预、王濬和贾充等人相继击破吴将张悌、沈莹、孙震、张象、伍延、薛莹、沈莹、胡冲和孙歆等人,吴国防线快速崩溃。
太康元年,晋将杜预率领十万大军继续前次的攻势,孙皓紧急下令张悌率领七八千人抵御,杜预破了张悌大军,直逼建业,孙皓手下已无人为他卖命,自知大势已去,便等西晋大军攻来时,在石头城上宣布投降,至此,280年东吴灭亡,三国归西晋。
吴国灭亡时,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后宫五千余人。

君主列表姓名 | 庙号 | 谥号 | 字 | 在位时间 | 年号 | 陵墓 | 孙坚 | 始祖 | 武烈皇帝 | 文台 | 184—191 | —— | 高陵 | 孙策 | —— | 长沙桓王 | 伯符 | 191—200 | —— | —— | 孙权 | 太祖 | 大皇帝 | 仲谋 | 200—252 | 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伸凤 | 蒋陵 | 孙亮 | —— | 会稽王 | 子明 | 252—258 | 建兴,五凤,太平 | —— | 孙休 | —— | 景皇帝 | 子烈 | 258—264 | 永安 | 宣陵 | 孙和 | —— | 文皇帝 | 子孝 | —— | —— | 明陵 | 孙皓 | —— | 乌程侯 | 元宗 | 264—277 | 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 —— |
孙权统治时,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北人南来,山越出居平地,劳动力增多。长江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陵屯田区(今江苏常州、镇江、无锡一带)最大。会稽郡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历代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在孙吴时发挥了通航效益。江南运河云阳至京口(今江苏丹阳至镇 江)一段流经山间,不便通航,吴未得到修整。云阳以西开辟破冈渎,使秦淮河和江南运河联通,为三吴至建业的便捷水道。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但织造技术还不高,所以蜀锦成为重要的输入物资。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由于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业很兴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黄龙二年(230)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省,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吴国使臣朱应、康泰泛海至林邑(在今越南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境)诸国。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建业。孙吴对江南经济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加强了和海外特别是台湾的联系,对中国历史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