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蒯越简介
蒯越(?-214年),字异度,东汉末年荆州南郡中庐人,蒯良之族弟。刘表的重要谋士,被刘表誉为“臼犯之谋”。
预料其果
蒯越乃荆州四大氏族(庞、蒯、黄、蔡)之一的首领,颇具名望。昔日大将军何进亦因为听闻他长于计略,于是聘请他作东曹掾。蒯越就劝何进要先发制人,尽快把宦官杀掉,但何进犹豫不决。蒯越预料何进必会败亡,于是向何进申请担任汝阳县令。果不其然,何进最后为宦官所害, 蒯越却转危为安。
计平荆州
公元190年(初平二年),刘表到荆州就任荆州刺史,却对当时的局势感到彷徨,因此就到中庐向蒯越及其兄蒯良请教。刘表问道:“此时宗贼横行,民众不附,袁术在南阳又蠢蠢欲动,祸乱至今已经难以解决。我又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怕民众不愿从军,两位有何对策?”针对“平定祸乱”的问题,蒯越就回答道:“平世的统治者都是重视仁义,乱世的统治者则会重视权谋。士兵亦是贵精不贵多的,重点在于能够得到他们的忠心及支持。袁术为人勇有余而智谋决断不足,苏代、贝羽都是一介武夫,根本不必忧虑;然而,宗贼人多势众,又贪婪残暴,他们才是阁下的大患。不过阁下不必过虑,我手下有些具备修养及能力的人,只要派遣他们到宗贼那处加以利诱,宗贼首领们必定领众而来。这时阁下只要把握时机,诛杀那些残暴无道的,再吞并他们的部众。如此一来,荆州的本土军民与其他州郡的百姓,都会因为阁下的恩德而扶老携弱而至。届时阁下军民归附,再以南方江陵为根据地,在北方又扼守襄阳,荆州八郡自然由阁下掌握。即使袁术等人拥兵而至,亦无能为力矣!”刘表听完后更赞赏蒯越的建议有如臼犯的一般, 表示他极富谋略。其后,蒯越与庞季共同前去说服江南的宗贼,诱使了五十五个宗贼头目。刘表遵从蒯越之前的建议,把他们一并杀掉,吞并他们的部众。刘表大致上得到荆州的支配权,而蒯越亦因功而成为刘表的首席参谋长,后又迁升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到了孙坚率兵来犯荆州时,蒯越亦曾经领兵出襄阳城与孙坚对抗,后被孙坚逐回城中。
声望摄人
在曹操势力逐渐强大后,蒯越与蔡瑁就成为了当时有名的亲曹派。日后在袁曹在官渡对峙时,蒯越一直强力反对刘表协助袁绍,并以长沙的反叛为由,力劝刘表不要向曹操用兵。此亦助长了曹操在官渡之战的成功。 最初,黄祖是刘表阵营中最有力的反曹派人士。基于黄祖是刘表的长期老战友,更加上黄祖是荆州黄氏宗族的代表人物,于是尚能与亲曹派势力抗衡,遏制着蒯越的势力。但其后孙权在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春天西伐黄祖,黄氏战死,荆州境内的反曹派代表于是意外地被消灭。蒯越为首的亲曹派实力从此大增。 同年秋天八月,刘表病逝。同时亦有报曹操正领十三万大军南侵,蒯越于是与蔡瑁拥立了刘表的次子刘琮为继任人。当曹操移军至新野一带时,刘琮本有意联兵刘琦刘备对抗曹操,蒯越、蔡瑁、傅巽等人反对。最后以蒯越等就半强迫的使刘琮降曹。曹操在听闻蒯越归降后,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写信给荀彧,说:“我不因为得到荆州而高兴,却因为得异度(蒯越)而高兴。”可见其声望与才干。至曹操到了江陵,就大肆封赏亲曹派人士,而蒯越就在此时获封九卿之一的光禄勋。
病逝托家
自208年投降曹操以后,蒯越就再没有什么显著的表现,也没有献过什么良策。214年(建安十九年),蒯越病危,于是写信给曹操请他代为照顾家小,曹操于是回信: “我不会辜负你所托,好好照顾你的家人,自言问心无愧。孤王以往亦常受人委托,你绝对可以放心。蒯越你在天有灵,一定明白我的意思。”
评价刘表:“子柔之言,雍季之论也。异度之计,臼犯之谋也。”曹操:“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傅子》一书中指蒯越:“乃蒯通之后,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