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2-9 20: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1. 时人在高平陵之变前称司马懿为忠臣, 和之后赞为忠臣, 意思层面已经是两回事。
曹叡、曹植等明显是前者, 包括曹芳也是政变前的。
2. 毋丘俭随司马懿平王凌, 故压根不可能宣称司马懿为逆臣, 否则他自己也变成助逆, 故只能打讨伐司马昭兄弟的旗号, 故毋丘俭和文钦之词也要打个折扣。
3. 张俨只是总结司马懿辅助曹丕而不是曹芳。
4. 吴质这司马懿之故交,难道会说他是逆臣吗?
这样的朋友你见过吗? (争权时除外)
5. 时人陈矫的话呢?
帝忧社稷,问矫:“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矫曰:“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
6. 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青龙二年,遂以鸩崩。《晋书.景怀夏侯皇后传》
司马师就算不是魏之纯臣,司马师本人也不必毒杀夏侯徽,除非谋反。
若真谋反,光司马师本人有能力办到吗?
司马师真的要毒杀,会否真的完全瞒著父亲干这事吗?不怕被曹魏皇族查出真相吗? 以司马师之慎密,可能性近乎零。
那到底是光司马师本人还是至少是司马懿父子秘密筹谋呢?
只要不是司马懿死忠,大多数人都心中有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