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积分获取及使用技巧附件上传须知谯周与贾诩同样的人生却不一样的结局

追梦工控论坛|工控论坛-专业的Intouch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总共8198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5130|回复: 19

谯周与贾诩同样的人生却不一样的结局

[复制链接]

升级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8 12: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传分享工控资料得追梦点,下载积分获取办法点击进入 ☆追梦点充值入口
发帖回帖赚金币兑换下载积分。上传附件须知点击进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工控达人,分享经验,让你轻松玩转追梦工控论坛。

已有帐号?  点击登录   或者        

支付宝扫一扫领红包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导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一方,天下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而武威姑臧的贾诩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贾诩一生虽多次易主,但其智慧过人,奇谋百出,算无遗策,被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称为三国中最聪明的谋士,不仅在乱世中审时度势,最后得以安然终老,还保全了家人,后世对贾诩的智谋也是津津乐道。
贾诩何许人?贾诩,字文和,威武姑臧人,三国曹魏著名的谋士,官至太尉,谥曰肃侯。贾诩在三国历史上,用易中天先生的话说,是真正的神机妙算,也是三国中最聪明的人。东汉黄巾平定后,董卓专政,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而贾诩就在此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在董卓军中服役,后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贾诩便在牛辅军中任辅军。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李傕、郭汜请求赦免而未果,被迫外逃。贾诩当时是董卓所部的官吏,为求自保而阻止李傕、郭汜等,并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李傕、郭汜一想,是这么回事,就率领残军杀回长安,最后李傕等攻破长安,杀了王允等人,胁迫献帝,长安一时朝野大乱,满城腥风血雨。贾诩为了自保,为李傕、郭汜献计,造成东汉政府再次陷入混乱,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最后可能贾诩也自己过意不去,并通过李傕、郭汜对他的信任,从中挽救一些东汉朝廷的大臣。
后来,贾诩就投靠了屯驻华阴的段煨,段煨因忌惮贾诩的声望而表面上对贾诩非常敬重,并不重用贾诩,时刻防范着贾诩,被贾诩看出来就投靠张绣去了。易中天先生说贾诩能洞察人心,审时度势,在乱世中游刃有余,足见其智慧。贾诩投靠张绣后,曾两次投靠曹操,第一次投靠曹操后,因曹操欺负张绣的婶娘,贾诩为张绣定计而攻击曹操;第二次曹操是在曹操和袁绍大战的时候,贾诩一眼就看出了袁绍不足以成大事,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贾诩慧眼如炬。
纵观贾诩一生,从在董卓手下为官,为李傕、郭汜谋划,再到从李傕和郭汜手中挽救大臣,后头段煨,再投张绣,并两次投曹操,最后得以善终,身处乱世在各虎狼之间游刃有余者又有几人呢?所以说易中天先生说他是三国谋士中最聪明的人非常的有道理的。
然而蜀汉灭亡时的光禄大夫谯周却没有他这么好的运气,贾诩是多次易主,谯周仅二易其主而已,未如贾诩一般得到重用,谯周虽没有贾诩一般的鬼谋,却也是一代硕儒,其人不仅学识渊博,忠肝义胆,忧国忧民,但是他在后世的评价中与贾诩有着天壤之别。东晋孙盛认为“禅既闇主,周实驽臣”,明代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讲到“人知冯道之恶,而不知谯周之为尤恶也”。确实对谯周的评价太过分了,不是谯周太恶,而是王夫之的话说得太恶了。王夫之为什么有这样的评价,说白了他就是说自己很了不起而已,知道王夫之生平的人应该知道。
如果说谯周误国的话,我们再看看蜀汉司徒许靖,刘备入蜀前为刘璋官吏,后刘备紧逼成都,许靖想背叛刘璋,刘备因为这件事看不起许靖,都不打算录用他,但是诸葛亮和法正提出建议,许靖虽然年老无才且没有节操,但是却闻名天下,如果不予任用,可能会给天下人不良的观感,造成以后人才召募以及政治号召上的困难,后来刘备就让许靖当了左将军长史。裴松之曾这样评价许靖,“文休名声夙著,天下谓之英伟,虽末年有瑕,而事不彰彻,若不加礼,何以释远近之惑乎!”,这就是对许靖的最中肯的评价了。由此观之,历史对贾诩、谯周和许靖的评价完全是两个概念,三个人做的事情差不多,却后世的待遇却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曹操能够独霸一方?后世觉他被人称为奸雄而鸣不平,其实很多人都只是从表面看到曹操的功绩。曹操任用人才是不拘一格的,郭嘉就是一个放浪形骸、不受约束的人;曹魏徐州太守昌豨(于禁的同乡)反复无常,屡次叛乱,最后被于禁率兵击杀,曹操却说:“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大意是说如果昌豨不向曹操投降却向于禁投降,看来是昌豨命该如此!也就是说曹操会放昌豨一马,昌豨虽然道德有问题,曹操却能够宽容昌豨和郭嘉,那谯周为什么又得不到后世人的宽容呢?更何况谯周并未有昌豨等人的过错。
让我们联手拒绝网络伸手党,下载积分获取办法&附件上传须知 ☆追梦点充值入口





+1
5149°C
19
  • urUpRstH
  • terkcov
  • 周文峰
  • rmnnphs
  • kenawcl
过: 他们

升级  4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8 12: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诩这样的人。。。太圆滑、、

升级  3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8 12: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寿是三国的,只不过入晋做了官的。。。。陈寿生于233年,这个时候诸葛亮都还没有去世。

升级  18.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8 12: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寿不把自己的老师写好点?

升级  37.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8 12: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期一个学问比较好的人。。。陈寿的老师。。。

升级  3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8 12: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贾诩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个人,五代的冯道其实跟谯周一样的。王夫之说,人知冯道之恶,而不知谯周之为尤恶也。其实冯道哪儿又恶了呢?有一些地方冯道还是挺好的,王夫之说冯道恶,跟冯道相比,谯周更恶,这话确实说得太夸大过了头,如果要说谯周要死节,或者以死明志才不恶吗?
  对于你说许靖不一样,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说许靖没有说刘璋必败,刘备当兴的话,如此来说的话,当时投靠刘备的人应该心中想的就是刘备当兴,刘璋当败,对于国家内政来说,妖言惑众确实不该,不利于国家稳定,如果从这方面来讲的话,反对姜维北伐也是诛心之论。但是谯周对刘氏不满,故意这样讽刺,也是情理之中,孔融对曹操也不满,经常讽刺他,孔融反对曹操南征,曹操把孔融杀了,这也不算孔融是诛心之论吧?中国有一句话,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谯周算是大隐。但是在国难面前,谯周没有从一而终,还说了不吉利的话,但是他没有对不起刘禅,至少他没有在刘禅背后捅到,如此可见,法正、孟达、张松是在对刘璋捅刀,孟达最后又捅了刘备一刀,许攸还给袁绍捅刀。
  我说的效命疆场是死节。。。。。。
  还有就是在《三国演义》之前都是以刘备为正统的,罗贯中编写《三国演义》时是以民间传说和戏曲改编的,苏轼在《志林》里有记载,巷间小儿听说刘备失败就哭了,听到曹操败则高兴得手舞足蹈。

升级  2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8 12: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焦周是谁。。?

升级  3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8 12: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客气了
  偶也是现学现卖。。。
  
  王夫之应该是像文天祥一样效命过疆场的吧。。。
  
  清兵南下时,王夫之上书明朝湖北巡抚,力主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
  1643年,张献忠在衡州时,招贤纳士,王夫之隐匿衡山,拒不受聘
  1647年,清军攻陷衡阳,王夫之的二兄、叔父、父亲均死于战火
  1649年,王夫之30岁,清军南下,占领了湖南,他与好友管嗣裘等,在湖南衡山揭竿而起,举兵抗击。
  从36岁至39岁,为躲避满清政府的缉拿,他不得不隐姓埋名,逃亡于湘南各地。
  自40岁至61岁,遁迹林泉,撰写《永历实录》等当代史论。
  62岁以后,选择衡阳石船山麓筑草堂以居,发奋著书。
  
  谯周对民生还是非常的重视,这点不错,值得肯定
  也对刘禅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安民强国的意见
  只是当时蜀国政治黑暗,不予理采
  连姜维都远远领兵在外,眼不见为净
  即使当时不投降,与魏国战,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谯周等人心中对蜀汉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不等于谯周可以因此而在刘备刘禅的名字上作文章
  为投降而散布谣言
  而且谯周散布降魏言论、及刘备刘禅名字问题可能不是一次两次了
  可能是在魏军进入成都范围之前,就开始说了
  
  贾诩不同,虽然他肯定对李傕有所不满
  但是他没有,也不会说些对自己曾经仕奉过的主公不满的话
  值得仕则仕,不值得仕则隐,不出一谋
  
  许靖也不同,大势已去,且只身为叛
  并不曾说刘璋当败,刘备当兴,等等谣言惑众的话
  
  后世史学家都对谯周有所病垢,不一定是受刘氏正统思想的影响
  即便是三国演义成书之前,谯周的评价也不太高
  且后世史学中,对魏武持肯定的应该也有不少
  (纯属个人猜测,因为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是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
  
  综上所述
  偶觉得,谯周要降魏,可以理解,也是为民生考虑
  但是散布谣言,以支持他的降魏观点,左右政局,是他的最大败笔
  
  最后,也谢谢兄台,又让偶学到了不少

升级  44.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8 12: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在下觉得这不是我的问题,只是我与仁兄的观点不同而已,不属于错误。
  当然,王夫之确实在中国学界历史上的佼佼者,这不可否认,我说王夫之说他自己了不起的原因,是王夫之所处的时代而言,因为他觉得他自己不会像谯周这样开城投降,当然以王夫之的平生,也肯定不会王夫之做贰臣,王夫之的时代是封建思想高度发达的时期,忠君爱国思想肯定是深入人心的,明末的时候,足可以看出中国的民族情怀已经有所发展了,但是谯周时代并为如此。
  谯周降刘备,还是降后来的魏国,也是属于无奈之举。许靖偷降刘备的时候,谯周还没有投降,谯周还送了一座成都城给刘备,当然这也可以说是谯周免遭成都城生灵涂炭,当然也可以说谯周在刘璋还有能力抵抗刘备的情况下,卖主求荣,这也是有争议的,但是个人更觉得这个是减少死亡,毕竟对于谯周来说,降与不降对谯周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利益,这个我在文章中也有提到。
  后来谯周投降魏国,跟前一次的投降如出一辙,邓艾已经兵临成都城下,当然如果要抵抗,还有有那个能力,至少可以掩护刘禅向南中撤退,但是说实话,我们不说姜维连连出兵,刘禅在益州的治理情况也是大家知道的,朝堂昏暗,人民面有菜色,人民群众还愿意为刘禅打仗吗?个人觉得,如果诸葛瞻在绵竹能够挡住邓艾进攻的话,或许有一线生机,但是已经兵临成都了,犹如困兽之斗。
  孙盛是一介儒生,谯周也是一介儒生,不过谯周对民生还是非常的重视的,之所以我力挺谯周,也是看重他这一点。谯周曾劝谏刘禅不要沉湎于酒色,不要大搞工程建设,劝谏姜维要体恤百姓,不要穷兵黩武,这都是谯周一个人臣的责任。不想刘禅、姜维不听谯周之言,而是将他束之高阁,谯周肯定心中不满,高人的脾气都是很差的,其实谯周的性格也是不拘小节的,说话也不顾后果,刘禅不重要自己,心里肯定不舒服,所以才在刘备和刘禅的名字上做文章,谯周是一个学者,最擅长的就是这些理解了。他觉得刘备、刘禅父子在蜀中已经没有作为了,希望迎接曹魏,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例如法正、孟达、张松等人迎接刘备一样,当然如果要真正的忠君爱国的话,谯周这一点肯定做的不好,只能说谯周不是专门为刘氏或者是曹氏打江山的人。
  谯周投降曹氏之后,也并没有占有多大的利益。虽被封为亭侯,散骑常侍,这些都是虚职而已。
  后世史学家都对谯周有所病垢,个人觉得这与刘氏正统思想是分不开的,当然在下的言语有所过激,觉得王夫之觉得自己了不起,确实王夫之是了不起,但是王夫之也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想的问题,真正要做到忠君爱国的话,当从文天祥一样效命疆场。后世之所以对王夫之的评价如此之高,在于他的唯物主义理论,而非在于这一观点,在下觉得,每个人都有缺憾,他们都不是神,王夫之在某一个领域有突出的才能,但是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是对的。
  谢谢阁下给在下指出言语不当之处!

升级  46.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8 13: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付宝扫一扫领红包
陈寿貌似不是三国的吧……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珍惜自己的ID,严禁发布垃圾水贴,诸如adsf......顶......纯表情......多次重复回帖刷积分......轻则删帖警告,重则封禁!★请分享资料、经验或者赞助论坛,贡献一份力量★

关闭

最新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追梦工控论坛|工控论坛-专业的Intouch论坛 ( 皖ICP备1001200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6 04:36 , Processed in 0.42273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reamyiyi

© 2009-2025 工控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