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张鲁简介
张鲁(?-216年或245、259年),字公祺,沛国丰县(今属江苏丰县)人,东汉末五斗米道首领,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陵(张道陵)之孙,张衡子,世为天师道教主。
汉初平二年(191年),曾在益州牧刘焉手下任职督义司马,后与别部司马张修率徒众攻讨汉中太守苏固,共取汉中,后来张鲁杀掉了张修,独据汉中。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任,尽杀张鲁之母及其家室,张鲁叛变,建立政权,以五斗米道教民。 张鲁少膺祖训,在各地设立“义舍”,置“义米”、“义肉”,免费提供给过路者食宿,又怕人多吃,特地在教规上加了“人若食用过量,鬼能使其生病”。如有人生病,张鲁将病人“引入静室,令其思过”,然后要病患写上自己姓名,一式三份,称为“三官手书”,“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并发布禁止酿酒、春夏禁止杀牲的命令,史称“民夷便乐之”。犯法者“原宥三次”,再犯才处以刑罚。小过者则修治道路百步。 张鲁的政权持续近三十年,处于东汉末年时期属于比较安定的地区,因此很多人迁居于此。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攻汉中。张鲁先退避到巴中(今四川巴中),后封存库藏降曹,曹操很看重他,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迁还中原,张富、张盛等[来源请求]五子皆封为侯,一女嫁曹操子曹宇。张鲁投降曹操时亦曾言:“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 张鲁死后谥原侯,葬邺城,子张富嗣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