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田忌赛马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
276、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诸葛亮得知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生擒收服他.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孟获.并带他察看了军营,问:”“孟获一看多是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就不客气地说:”我是不知道情况才败的,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我肯定不会输的.孔明一笑,知道他心里是不服气的,于是放了他,让他再来战.如此这样七次被擒,孔明仍要再放他走.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臣相有天助的威力,我没有脸再回去了.”此时孟获已心悦诚服,南方平定.
277、刘羽仲死读书
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278、项羽乌江自刎
项羽兵败,率百余骑兵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见汉军众多,项羽拔剑自刎.项羽死后,刘邦称帝.
279、狮猫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为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把狮猫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窗户,偷偷观察.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出来巡视,见到猫之后愤怒奔跑.猫避开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就跳下来.如此往复,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说猫胆怯,以为是没有能为的猫.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气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毛,口咬住老鼠脖子,辗转往复争斗,猫呜呜的叫,老鼠啾啾的呻吟.急忙打开窗户查看,老鼠脑袋已经嚼碎了.大家这才明白,狮猫开始时躲避大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松懈啊!「敌人出击我便退回,敌人退下我又出来」,狮猫使用的就是这种智谋呀. 唉!那种不用 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小勇的人,和这只大鼠有什么不同呢?
280、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
281、叶公好龙
春秋时楚国贵族叶子高非常喜欢龙,衣服上画龙,被子上刻龙,住处雕刻的图案也都是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从天上下来.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转身就跑,吓得魂不附体,脸色都变了.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
282、王安石改诗
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去”过”而改为”入”;后来又改为”满”.总共像这样改了多个许字,最后才确定为”绿”.
283、宋太祖治军
宋太祖当朝时,通常规定禁军的衣长不能超过膝盖,买了大鱼大肉和酒进入军营的人,都有罪.又制订了轮流守卫边防的办法,想让士兵习惯在外的劳苦生活,而减轻思念妻儿和家乡之情.而且士兵在外面守边的时侯多,在军营里的日子少,每个人都发少量军饷,军队的衣食容易满足.另外,京城守卫军领取军粮时,如果军营在城东,就命令他们到城西的粮仓领取.如果军营在城西的,就命令他们到城东的粮仓领取.而且领军粮不允许租用车子和脚夫,一切都必须自已负责,宋太祖曾经亲自登上石掖门审察这件事.大概是让他们辛苦用力,控制他们的娇气和惰性.所以士兵不羡慕其他人的吃和穿,安心尽力而容易被驱使.
284、京城旅店
京城里的人多以开设旅店为生。客人来了,给他一间房,只能睡觉,低头才能出入。早晨到了,客人出去办事,晚上回来睡觉,什么生活上的事皆是客人自便,但是月租费要上千,如果不给那么多钱,就会吃官司。有的客人生了病,就要赶他走,如果他病危了,即使还有些气息,眼睛还没闭上,就把他丢弃街头,还要霸占他的钱财。怀孕将生的妇女,店主认为是不吉利的,绝对不会让她住宿。这种住店的店主非常的薄情寡义。但是这种店主绝不是天生就是如此,而是因为是身在京城,什么人都有,所谓形势使然,不得不如此!
285、天仙配
汉朝董永是千乘人.年少时就死了母亲,和父亲住在一起.(父子)一起尽力种地,(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自己跟着.父亲死了,没有什么东西埋葬,就自己卖身为奴,用(卖身的钱)供办丧事用.主人知道他贤能,给了他一万钱而且打发他自由地走了.董永行完了三年守丧之礼,要回到主人家,再去做奴仆.在道上碰见一个女子对他说:”愿意做你的妻子.”于是董永就和她一起(到主人家去了).主人对董永说:”(我)把钱给了你了.”董永说:”蒙受您的恩惠,(使我)父得以收葬.我虽然是贫穷无知的人,一定要勤劳服侍尽心尽力,来报答您的大德.”主人说:”(这)妇女会做什么?”董永说:”会织.”主人说:”一定要这样的话,只让你的妻子替我织一百匹细绢(就行).”于是,董永的妻子给主人家织绢,十天织完了.女子出了门,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因为你最孝顺,天帝让我帮助你偿还债务.”说完升上高空而离去,不知到哪儿去了.
286、饿死狙公
楚国有个人,养猕猴为生,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教老猴率领小猴子上山去,摘取草木的果实,抽十分之一的税来供养自己.有的猴子数量不足,就鞭打他们.猴子们怕死了,觉得很苦,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子问大家说:「山上的果子,是老头子种的吗 」大家说:「不是啊!是天生的.」又问:「没有老头子我们就不能去采吗 」大家说:「不是啊!谁都能去采.」又问:「那们我们为什麼要仰赖他,还要被他奴役呢 」话还没说完,猴子全懂了.当晚,群猴一起等候狙公睡著的时候,就打破兽栏,拿走存粮,一块儿跑进森林,不再回来了.狙公最后活活饿死.
287、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擅画兰草竹石,世人称他扬州一怪.在范县任职县令期间爱民如子.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 深得百姓拥戴. 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乾隆十一、二年间,潍县连年灾荒,郑板桥痛心疾首,决定开仓赈灾.而那些胆小怕事的人却阻止他不要这样做.郑板桥对此心胆俱裂,激动地说:”时已至此!事已至此!待一层一层禀报上去,苍生百姓早已死光了.天大之事,由我承担!”他当即开仓拨谷,由于赈济及时,救活灾民无数.郑板桥因而被撤职罢官.离开潍县时老百姓哭着挽留他.
288、狼
有一个屠夫卖肉回家,天已经晚了,突然间碰到了一只狼,它看上了担子上的肉,仿佛十分想吃,尾随屠夫走了好几里.屠夫害怕了,拿出刀给狼看,狼有些害怕了.屠夫一走动,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想狼要的只是肉,还不如把肉挂在树上,到明天早上再来拿.于是用钩子把肉钩住,掂着脚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的担子给狼看.狼不再跟着他了.屠夫便回家了.次日早晨,屠夫来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个巨大的东西,像上吊而死的人,屠夫十分害怕.徘徊着靠近,那是一只死狼.抬头仔细再看,屠夫看见狼的嘴里含着肉,钩子钩住了狼的上腭,像鱼吞食鱼饵.那时狼皮的价格十分昂贵,价值十多两银子,屠夫发了笔小财.
289、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趴下了.有个弟子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艺)又超过其师傅.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二年后,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他也不会眨眼.(他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说:”功夫还不到家,还要学会看东西才可以——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显著,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从南面来练习看.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渐渐变大;三年之后,感觉像车轮般大了.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大.于是就用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跳高拍胸说:”你掌握技巧了.”
290、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
291、巴延三毁”驴香馆”
山西省城外有晋祠地方,有酒馆,所烹驴肉最香美,远近闻名,因此被称为”驴香馆”.把养的肥壮的驴四肢钉在木桩上,用一条横木架在驴背上,使驴不能移动.用热水浇在驴背上去毛后快刀割肉.驴哀号,惨不忍睹.客人要什么部位的肉就割什么部位的肉,客人吃驴肉时驴还没死绝.至乾隆辛丑年,长白巴公延三做了山西长官,于是将驴香馆的为首者斩首,其余人发配边疆,并刻字永禁.
292、周公安民
周公对康叔说:小弟,你凭文王之德、武王之贤,灭掉殷商,方能受封于东土.现在民众将要观察你是否谨敬地遵循文王的传统,是否能继承大家都在谈论的文王旧日行事规范.你要修德慎罚,访问殷商遗民中的贤者,深思他们的政治见解,揣度民心,以便明白自己该如何训导民众.你要智慧通达,胸怀宽广,以柔和的美德修炼自身,恭谨奉职,不废君王之命.周公告诫康叔,要尽职尽责,莫贪图安逸.民有怨言,无论怨大怨小,均须认真对待,处理得好,大怨、小怨皆可化解.以小怨而轻忽,可能会酿成大祸.要宽宏大度,努力把殷民改造成服从周王朝的新民.在执法问题上,周公告诫康叔,要谨慎严明.故意犯罪,其罪虽小,不可不诛.过失犯罪,其罪虽大,能改过自新,可从宽处理.要执法有据,做到令行禁止.参照殷商旧法,明定典刑,令有司掌握.对于案情要反复推敲,才能作出判决,莫草率行事.对于有法不依、擅弄威权、欺压民众的官员必须严惩.
293、汉高祖封萧何
汉五年(前202),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高帝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打猎.”高帝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高帝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象猎狗.至于象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能忘怀的.”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
294、农妇斥神
丁卯年夏天,有姓张的姑(姑:1、婆婆2、姑母3、丈夫的姊妹.这里可能是指3.)妇二人一起收割麦子.刚把割好的麦子收拾成堆,忽有大旋风从西方吹来,把成堆的麦子吹得四散.妇人大怒,用镰刀向旋风掷去,只见风中洒下几滴血沾在地上.二人正一起检拾寻找失去的东西(镰刀、吹散的麦子)时,妇人倚着树忽然似昏醉过去了, 妇人的魂被人缚到一间神庙中.庙神恼怒地叱责道:”凶恶的女人竟敢伤害我的小吏!立刻受杖责!这妇人向来性子刚烈,大声说:穷人家种了几亩麦子,靠它来活命.烈日中妇姑多么辛苦,可刚收割完,竟被怪风吹散.我们以为是妖邪,所以用镰刀投掷它.不想伤到的却是大王的使者.况且使者来来往往,本有官路可行;为何横穿民田,破坏人的麦子?因此事受丈打之刑,实在有所不甘心.” 庙神低头说:”她的供词正当有理,可放她回去.”妇人苏醒后旋风又吹来了,仍然把她的麦子吹卷成同一处堆放着.
295、孟子对滕文公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侍奉齐国呢,还是侍奉楚国呢?” 孟子回答道:”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说,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护城河,筑牢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那么这就可行了.”
296、吹牛
京师挑选将军,很多人聚在一起围观.有个人站出来了,头有笆斗大,脚有簸箕大,真是大力士啊.这时,有个山东人说:”这人不算魁伟,我家乡有个巨人,站起来头能挨住房梁.” 一个山西人说:”我家乡有个人比你的更厉害,坐着头就能挨着房梁.”此时一个人说:”这些都不算稀奇,我家乡有个巨人,说话时,上唇挨房梁,下唇搭在地上.”旁边有人责问他道:”那么他站在哪儿呢?”众人都嘲笑他了
297、重九登高避灾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跟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拜师学艺多年. 一日费长房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家让家人多做点绛红色的袋子装入我给你的茱萸叶子,系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一瓶,就可避祸了.桓景回到家,依照大仙的话行事,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傍晚回家,见鸡犬牛羊全暴死.此事流传开来,每逢重九,人们为避灾消祸图吉利转好运,乃有登高饮酒,插茱萸之习.
298、齐人攫金
从前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一天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来到集市上,走到卖金子的地方,抓了金子就走.巡官抓住了他,问他:”人们都在场,你怎么敢抢人家的金子呢?”那人回答说:”我抓金子的时候,根本没看到人,只看到金子.”
299、塞翁失马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300、读书与作文
读书就像熔化青铜,把铜块收集起来放入熔炉中,(然后)用皮风箱(给炉火)扇风,不到铜(全部)熔化就不停止,(所以)非常地费工夫.(而)写文章就像铸造铜器,(这时)铜已经熔化了,按照模具的形状来铸造成(各种各样的)铜器,(那是)一经冶铸就能成功(的事情),只要识得模具,(铸造过程)全不费力.(人们)常说的”在读书方面费力了
在写文章方面就省劲了”,就和这(熔铜铸器)是一个道理呀.
301、穿井报恩
晋卫郡里太阳光极猛,长久干旱没有下雨,农夫在龙祈祷,下雨了,将祭祀答谢。孙登看见了说:“这病龙下的雨,可以使庄稼复苏吗?如果不信,请闻闻看。”农夫闻了闻雨,果然有股腥味。龙当时背上生了一种毒疮,听孙登说,龙变成了一个老翁,请求治疗,说:“治疗的话就有回报。”农夫治疗了他,不到几天,果然下了大雨。看见石头中崩裂出了一个井,里面的水,很清澈。原来是龙穿井作为回报啊。
302、诸葛亮”空城计”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su)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后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jing)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guan)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303、斧柯烂尽
信安县有一座山叫悬石板,晋中期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质的樵民,砍树来到了一个石室中,看见有四个小童在弹唱,王质于是就停留下来靠在斧头把上听他们弹唱,小童给了王质一个像枣核的东西,王质把它含在嘴里就不再感到饥饿,过了一会儿,小童们说让他回去,他听到后就回去了,斧头柄都腐烂了,回去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离家几十年了,亲戚朋友都已不在,一切都不再是以前那个样子.
304、宋定伯捉鬼
南阳宋定伯年轻的时候,夜里行走遇见了鬼.宋定伯问他是谁,鬼说:”我是鬼.”鬼问道:”你又是谁?”宋定伯欺骗他,说:”我也是鬼.”鬼问道:”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说:”我想到宛县的集市上去.”鬼说:”我也想到宛县的集市上去.”于是一起前往.走了几里路,鬼说:”步行太缓慢,两人可以交替的背着,怎么样?”宋定伯说:”很好.”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鬼说:”您太重了,也许不是鬼吧?”宋定伯说:”我是新鬼,所以身体重了.”宋定伯于是又背鬼,鬼一点重量都没有.他们像这样两次三次轮着背.宋定伯又说:”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鬼回答说:”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于是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过去,听听,完全没有声音.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鬼又说:”为什么有声音?”宋定伯说:”我是刚刚死变鬼,不熟悉鬼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对我感到奇怪.” 快要走到宛县的集市了,宋定伯就把鬼背在肩上,迅速捉住他.鬼大声呼叫,声音”咋咋”的样子,要求放开让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从他.宋定伯一直到宛县的集市上才将鬼放下在地上,鬼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把它卖掉.宋定伯担心它有变化,朝鬼身上吐唾沫.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宛县的集市.
305、鬼避姜三莽
有一个叫姜三莽的人,为人莽撞,心眼直.有一天,听人讲到宋定伯捉鬼卖钱的故事,很高兴地说:”我现在才知道鬼可以捆绑啊!那好,如果我一天夜里捉一个,吐唾沫使它变成羊,早晨牵到肉市上卖了,就可以够一天酒饭钱了.”于是(打这以后),他天天夜里拿了绳子,带着棒子到乱坟岗,躲到废墟和坟墓旁,像狩猎的人等待狐狸兔子一样去捉鬼.(可是,一连去了好几个晚上),连一个鬼影也没有见到.后来他又到人们传说常闹鬼的地方,假装醉酒,躺在那里等鬼,结果还是一个鬼也没见到.一天傍晚,他隔着林子看到很多磷火,很兴奋地跑过去:还没到那里,磷火就灭了.他很后悔地回来了.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没有收获,于是便停止(捉鬼)了.原来鬼欺负人,常常趁人们害怕的时候(出现).三莽相信鬼可以被绑起来,心里已经觉得鬼没有什么了不起了,他的这种气焰足以使鬼屈服,所以鬼反而躲避他.
306、张升辨奸
张升任润洲知洲。有一位妇人,丈夫出去几天也不回来,突然见到菜园井中有一个死者,就往里面看后,边哭边说:“是我丈夫啊!”就把这件事报告官府。张升命令下属官史召集邻里,走进那口井验证是不是她的丈夫,但邻里都说井太深看不见,请捞上来后再验证。张升:“众人有不知井中的人是谁,凭什么只有那妇人知道是自己的丈夫?”于是逮捕那妇人并交给了专职官史审问。果然,那妇人是通奸杀了她的丈夫。
307、一钱太守
在那之后四次调动官职成为豫章太守,又三次调动官职成为会稽太守.山中百姓内心简朴,就有了白头发了都没进过市的人,让官员感到十分担忧.宠写下法令去除交税.禁止追查不合法的事,郡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后来宠被征召为将作大匠.山北面有五六个老头,眉毛很长,头发全白,说自己是从山谷里来的,每人带了一百个钱来送宠.宠觉得是辛劳的,说道:”老先生为什么让自己辛苦?”回答说:”山里人出生鄙陋,从来不了解郡主朝廷.其他郡守当官时,对民间不停剥削,到晚上都不停止,有的狗叫道天亮,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当官以来,狗晚上不叫,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纪大了得到了贤圣的好官.如今知道你要离去,所以就自己拿东西送你.”宠说:”我的管理哪里记得上您的话啊?是你们老先生勤劳辛苦啊参考资料:别的网站上搜到的
308、“的卢”救刘备
刘备驻兵樊城,有一天接到刘表的邀请赴席.对刘表的召请,心里感到疑惧,但又不得不去.想在刘备赴宴,蔡瑁等想要乘机抓住刘备.刘备感觉到了,假装上厕所,潜逃出去.所骑的马叫"的卢".刘备骑着"的卢"走到襄阳城西檀溪水,又深又急不能走.刘备着急的说:"的卢,的卢!今天有危险了!可要努力.""的卢"它一跃三丈,便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