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积分获取及使用技巧附件上传须知[连载] 三国不是演义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追梦工控论坛|工控论坛-专业的Intouch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总共8197条微博

动态微博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学子有你

[连载] 三国不是演义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复制链接]

升级  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7 16: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传分享工控资料得追梦点,下载积分获取办法点击进入 ☆追梦点充值入口
发帖回帖赚金币兑换下载积分。上传附件须知点击进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工控达人,分享经验,让你轻松玩转追梦工控论坛。

已有帐号?  点击登录   或者        

支付宝扫一扫领红包
三国不是演义 004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通读《三国志》
  
         一开始,巨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郎)师”,尊奉所谓的黄帝和老子的道家学说,广收门徒,进行些跪拜忏悔的宗教活动。另外,又用施过符的水来给人治病,有时候碰巧病人自愈了,于是有的百姓就皈依信奉。


  
  
      就这样,张角分别派遣八个弟子到各处去传教,假托以善道来教化天下,就连有些没头脑的官员也认为信奉此教是个好事,于是你传我,我传他,教民越来越多。


  
  
      张角前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范围内笼络了几十万徒众,这些徒众跨郡连州,分布极广,因此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的教民,无不一起响应张角。


  
  
      世上大多数邪教基本都是一个样,创建人一开始没想那么多,只是骗几个钱,后来渐渐做大以后,就有了往统治者方向发展的想法。张角就属于这种人,于是他设置三十六方,方就相当于将军,大方有万余人,小方也要有六、七千,各有首领。


  
  
      张角放出谶言诓骗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然后他们用白土在京城官署以及州郡官府的门前,写上“甲子”的字样。


  
  
      中平元年,大方马元义等人先在荆州、杨州招收了数万人,约好日期一起在邺起兵。马元义多次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定以三月五日内外同时起事。但还没等到作乱的时间,张角的弟子济南人唐周就上书告发,于是朝廷抓住马元义,在洛阳车裂了他。


  
  
      汉灵帝又把唐周的上奏传给三公﹑司隶,派遣钩盾令周斌带领三府的掾属,侦查甄别出宫署直卫以及百姓中有信奉张角邪教的人,前后诛杀了一千余人。同时,朝廷又把案子下给冀州方面,去追捕张角等人。


  
  
      光和六年(公元185年)春二月,张角等人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就派人起早贪黑地加紧赶路,飞报各方。


  
  
      于是,在同年三月份,各方人马一时间同时起事,大家全都戴着黄巾作为标识,当时被人称为“黄巾”,也称为“蛾(蚁)贼”。“蚁”就是形容黄巾军人多的意思。


  
  
      起事的黄巾军用杀人来祭天,张角称“天公将军”,张角的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宝的弟弟张梁称“人公将军”,在魏郡起兵。


  
  
      黄巾军放火焚烧当地官府衙门,杀害官吏,侵攻抢劫城县。也就是短短的十几天之间,天下纷纷响应黄巾军,比如安平人逮捕了安平王刘续、甘陵人抓住了甘陵王刘忠一起顺势反叛,黄巾军大规模地暴动震动了京师。


  
      当时黄巾军一起兵,兖州东郡的东阿县县丞王度也反叛响应,焚毁了仓库。县令翻城墙逃跑,于是该地官吏百姓都背着老幼向东奔逃到渠丘山。就在这个危难的时刻,有个叫程昱的人挺身而出!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他身高八尺三寸,相当于现在一米九多,而且胡须长得很美。此时,程昱派人侦察王度的动态,结果发现王度等人夺得空城却不能守住,而出了城,在城西面五、六里处驻扎下来。

      程昱对县里的大族人家薛房等说:“现在王度等夺了城却不能留下来,他的实力可想而知了。他只不过是想抢掠些财物,并没有增强军备、攻城守地的大志。如今为什么不相继回城而守呢?而且城又高又厚,粮食也多,现在如果回去把县令找来一起坚守,王度必然不能坚持长久,可以攻破他。”

      薛房等人认为程昱说得很对,但那些官吏百姓却不肯听从,他们说:“贼人在西面,只有向东才行。”

      程昱对薛房等人说:“百姓愚昧,不可以和他们计议事情。”于是他就秘密派遣几个人骑着马在东山上举着长条旗,让薛房等人望见,然后薛房等人大喊说:“贼已经到啦!”然后就下山向城里赶,这下子官吏百姓们都跟着跑进城。

      大家找到县令一起守城,王度等人来攻打,却攻不下来,就打算离开。程昱率领官吏百姓开城门快速猛攻,王度等人被击破逃走。东阿才因此得以保全。

      这只是其中一个当地官民自救成功的例子,其实当时各地州郡陷落后,地方上从长官到小吏大多逃亡,有的官吏则和王度一样,也顺势响应黄巾军而反叛。
  


  
   这边黄巾军一起事,朝廷那边紧接着就在三月初三任命外戚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带兵屯驻在洛阳都亭,设置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都尉官,还下诏命令各州郡修治工事和军械。


  
      当时,中常侍吕强对汉灵帝说:“党锢之患积蓄很久了,如果这些党人与黄巾合谋的话,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汉灵帝听后很害怕,就于三月初七,大赦天下党人,批准被放逐的人都回来,只有张角不赦免。


  
      党祸解除后,先前那个张俭回家过着富裕的生活,一直活到八十四岁,从此再也不敢说一句反对宦官的话。
  


  
      另外,再说说这个新上任的大将军何进。何进,字遂高,南阳宛人,是当朝何皇后的异母哥哥,何皇后也是南阳宛人。这个何进本是屠户家的儿子,他父亲叫何真。何真死后,何进将妹妹通过宦官送入宫中,结果妹妹受到汉灵帝的宠爱。何进因此被拜为郎中,再升任虎贲中郎将,出任为颍川太守。

      光和三年十二月初六,何进的妹妹由贵人立为皇后,何进也因此得到天子宠幸,为了让何家出身看起来体面些,何真也被追任为车骑将军。因此何进又被征入京师,拜为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后来,张角的别党马元义在洛阳谋划起事,被何进发现了他的奸谋,何进也因此功封为慎侯。
  

      汉灵帝为了黄巾军的事召集群臣商议,皇甫嵩认为应该解除党禁,多多拿出府库中积蓄的钱﹑西园里的厩马,来颁赏给军士,汉灵帝也听从了。


  
  
      这个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他是度辽将军皇甫规哥哥的儿子。皇甫嵩的父亲叫皇甫节,担任雁门太守。皇甫嵩年轻时就有文武两方面的志向和节操,他喜好《诗经》、《尚书》,熟习骑马射箭。

      皇甫嵩一开始被推举为孝廉、茂才。他在做孝廉时为郎中,又升任霸陵、临汾令,后因父亲去世守丧而离职。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接连征召他,皇甫嵩都不到任,最后被汉灵帝公车征为议郎,升任北地太守。


  
  
      那个汉灵帝平时不思武备,到用兵的时候手忙脚乱地临阵磨枪,他又下诏让公卿负责拿出战马和弩,又让大家举荐各位将军的子孙、以及官吏百姓中有通晓作战排阵等方略的人,让他们到官署去应聘。


  
  
      于是就这样,朝廷调发天下的精兵,广泛地选任将帅,再以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儁,共发派五校﹑三河骑士以及招募来的精壮勇士,共计四万余人。
  


  
        皇甫嵩﹑朱儁各自统领一军,共同去征讨颍川黄巾军,一起出征的还有北中郎将卢植。
    

        卢植,字子幹,涿郡涿人。年轻时侍奉马融,和郑玄既是同门,又是朋友。卢植刚烈坚毅,有高远宏大的志节,常感叹自己有匡救天下的志向,但不愿苟且附合时俗,以博取世人的好感,因此对于州、郡的任命和征召,他一概不去。
  
        建宁年间,朝廷征博士,卢植才到地方上补任九江太守,又以病为由辞官。辞官后,卢植便解说《尚书》里的经义,并对《礼记》作注释,马融、郑玄都精于此道。后来卢植又渐渐升迁为侍中、尚书。
  
  
      这次,黄巾军起事,四府一起举荐卢植,于是朝廷就拜卢植为北中郎将,持节,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为副手,率领北军五校士兵,调发天下各郡兵马征讨张角,而皇甫嵩和朱儁则去征讨颍川的黄巾军。
  
        朱儁,字公伟,会稽人。他年轻时很好学,任郡里的功曹,后举察为孝廉,推举成了进士。这次黄巾起事,公卿多推荐朱儁有才能谋略,于是他就被拜为右中郎将,持节,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去讨贼。
  
        朱儁又上表让孙坚为佐兵司马,当时在下邳有一批富春青年,他们是孙坚的同乡,都愿意跟随他一起出征。于是孙静就纠集同乡以及自家宗室五六百人做为孙坚的卫队,众人都依附他。
  
        孙静,字幼台,他是孙坚的小弟弟。再加上孙坚又招募的一些商人、旅行者以及淮、泗地区的精兵,总共有一千余人。
  
  
        此时孙坚把家小留在寿春,他的长子孙策才十来岁。孙策,字伯符。虽然他此时才是少年,但就已经结交名人,而且他的名声也传扬开来。有个叫周瑜的人,与孙策同年,也是英明通达,少年早成,闻知孙策大名,就从舒前来拜访。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他的家世也很了得,周瑜的太爷周荣,在汉章帝、汉和帝时为尚书令。周瑜的堂爷爷周景,字仲向。他年轻时以廉洁有才能见称,并因学问高深被举察为孝廉,受到公府的征召。后周景担任豫州刺史,召任汝南陈蕃(与窦武合谋除宦的太傅)为别驾,颍川李膺、荀绲、杜密、沛国朱寓为从事,这些人都是天下的英达才俊之士。周景乐于为善,关爱士人,每年推举的孝廉,周景都延请进门,带到后堂,与家里人会聚宴饮,如此四次。等到向他们馈赠齐备后,周景又选用这些人的子弟,他常声称:“把臣属当作自己的儿子,对于工作又有什么影响呢?(此句若断成句号,当翻译成:不必顾虑工作方面的上下级关系)”此前,司徒韩縯担任河内太守的时候,在公事方面不徇私情,他与所推举的人只是告次别而已,以后恩惠也不波及那人的家里,韩縯说:“我举荐你就可以了,不能让恩惠遍及你的一家。”当时议论的人,有时就会拿这两件相反的事来争论。后来周景又逐渐升至尚书令,最后登上太尉的高位。难得的是,周景的儿子周忠,后来也是太尉。周瑜的父亲周异,任洛阳令。


  
  

      这次,周瑜慕名来拜访孙策,于是两人便推诚结交,情义非常深厚,周瑜劝孙策迁居到舒,孙策就同意了。
  

让我们联手拒绝网络伸手党,下载积分获取办法&附件上传须知 ☆追梦点充值入口





升级  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7 16: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收藏了。 三国的确不是演义,而是历史。而《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籍和资料中记载的汉末三国人物的故事,生动精彩,又颇有文学意蕴。同理,列国、两汉历史故事也是因其历史文化品位和精彩有趣,本身富有文学特色而成为后世文艺作品所青睐的题材。

升级  40%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5-14 22: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工兵

    发表于 2013-12-7 16: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了!~↖(^ω^)↗赞!

    升级  9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5-20 21:24
  • 签到天数: 6 天

    [LV.2]排长

    发表于 2013-12-7 16: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备喜好结交豪杰侠士,中山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积聚了千金资财,在涿郡一带来来回回地贩马,他们见到刘备,认为他不同于常人,就拿出不少金钱来资助他。
      
            刘备拿这些钱在乡里拥聚了一批徒众。关东解良人关羽逃亡到涿郡,另外还有该郡的张飞,都一起追随事奉刘备,心甘情愿地保护他。

      
            这个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是河东解人。而那个张飞,字益德,则是涿郡人。关羽比张飞大几岁,张飞也拿关羽当兄长一样看待,三人情谊深厚地就像亲兄弟,连睡觉都在一张床上。遇到公开场合,关羽和张飞就一直站立在刘备身后侍奉,无论多么艰险,刘备走到哪儿,这两个人就跟到哪儿,由此可见刘备非凡的个人魅力。
      

          后来,黄巾军纷纷而起,众州郡各举义兵镇压,刘备也率其部属跟从校尉邹靖加入了征讨黄巾军的行列……
      
      三国不是演义 007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通读《三国志》
      
               就在皇甫嵩斩了张宝的同月,凉州又出了乱子。
      
            凉州有两个很有名的人,他们就是边章和韩遂。边章,一名边允,是金城人。而那个韩遂,字文约。这俩人是同郡,一开始都用名边允和韩约。
      
             当时边允担任督军从事,也做过新安令。后来,韩约奉命到京师后,何进久闻他的大名,特地与韩约相见,韩约劝说何进诛杀众宦官,可何进不听,于是韩约便请求回了本州。
      
            不料在冬季时,北地先零羌以及枹罕河关的群盗反叛,他们共同推立湟中的义从胡人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并杀了护羌校尉泠征,同叛的还有凉州的宋扬。所谓义从就是志愿的随从或军人。
      
            雪上加霜的是,凉州刺史耿鄙任用宠信奸吏,结果导致凉州的义从宋建、平民王国等和氐人、羌人反叛,然后宋建、王国向金城郡诈降,求见这对在凉州有号召力的人——前新安令边允和从事韩约。
      
            韩约本来不肯见他们,可金城太守陈懿劝说韩约,让他前往,结果王国等人便劫持了韩约等数十人为人质。韩约等被劫持后,金城大乱,陈懿只好跑出治所,却被王国等送到护羌营杀害,而释放了韩约、边允等。
      
            边允、韩约这边被释放,那边北宫伯玉等人又把他俩劫来,推举他俩为军队首领,让他们专门执掌军政大权,统领的叛众多达十余万人,攻烧州郡。
      
            陇西地区把对人的爱恨直接显现在公告上,白纸黑字地将韩约、边允都冠以贼名,州里购求韩约、边允,对他俩开出的价码也各是千户侯。韩约、边允见自己被悬赏,于是就各自把名字里的‘约’改为‘遂’,‘允’改为‘章’,以后就叫边章和韩遂了。
      
            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朱儁加紧猛攻,攻拔了宛城。黄巾军别部首领孙夏逃走,官军一直追到西鄂精山,再次大破贼军,又斩获首级一万多颗,孙夏也被斩,于是贼军就解散了。
      
           这时皇帝又下诏给掌管自己膳食的官员,让他们减免掉御膳里珍稀名贵的食物,每顿只准备一个荤菜;马厩里的马只要不是用来郊祭的,全部拿出给军队使用。
      

            十二月二十九日,大赦天下,由于这一年镇压黄巾军成功,就把光和六年改元为中平元年。
      
            皇甫嵩奏请免去冀州一年的田租,用来接济饥民,汉灵帝就答应了。百姓歌唱道:“天下大乱啊城市成为废墟,母亲保不住孩子啊妻子失去了丈夫,亏得皇甫啊重又安居。”
      
            皇甫嵩体恤士卒,十分得士众之心,每次部队行军和驻扎,都必须等到所有的营帐全搭建好,然后他才进自己的大帐;军士们都吃上饭了,皇甫嵩自己才把饭放进嘴里。官吏有的因事受贿,皇甫嵩就再赏赐给他钱物,官吏心怀惭愧,有人甚至自杀。
      
            皇甫嵩因征讨黄巾军的大功拜为车骑将军,又升为河南尹。他上言陈说情况,而把功劳归给朱儁,于是朝廷又进封朱儁为西乡侯,升任镇贼中郎将。同时皇甫嵩还盛赞卢植用兵有谋略,自己都是凭借采用了人家的计策,才成就大功,于是这一年卢植又复官为尚书。
      
            车骑将军皇甫嵩平定黄巾军后,威震天下。有个叫阎忠的人,当时才罢任信都令,他劝说皇甫嵩道:“难以获得而且容易失去的东西就是时运,时运到来而不随即跟着到来的东西则是机遇,因此圣人常常顺着时运而行动,智者必会抓住机遇来发起。
      
            如今将军您碰到了难得的时运,得到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可您却得到时运而不去利用,面临机遇而不发动,将拿什么来享誉天下呢?”
      
            皇甫嵩问:“此话怎讲?”
      
            阎忠又说:“天意对所有人来说,本无亲疏之分,百姓只愿意追随有能力的君主,因此有卓越功勋的人,都不愿意接受平庸君主的封赏。
      
            如今将军您初春领受皇命,末冬就大功告成,运兵神出鬼没,定计当机立断,数月之间,神兵如闪电般的横扫天下,攻坚比折断枯枝还容易,摧挎敌人比热水化雪还轻松,大军席卷七个州,消灭了三十六方,夷平了黄巾军军队,除却了邪恶危害的祸患,也许足以封爵位、立丰碑,南回洛阳以报国恩,威震本朝,扬名海外。
      
            因此,英雄们都回头注目您,百姓们也踮起脚跟看您,就算是商汤、周武王的功绩,也没有高过将军您的。
      
            您身建卓越不凡的功绩,却脸冲着北面,侍奉庸碌的君主,将拿什么来使自己心安呢?
      
            皇甫嵩反问道:“心中不忘忠诚,为什么心里会不安呢?”
      
            阎忠回答:“不是这样的。昔年韩信不忍心背负一顿饭的恩情,而丢弃了自己可以占据三分之一天下的巨大利益,拒绝了蒯通对他忠心地劝谏。当韩信放弃了雄霸一方的权势时,利剑已经顶上了他的咽喉,此时他才叹息后悔,所以儿女也被煮死。
      
            现今天子的情势相比当年的刘邦、项羽要弱小,而将军您的军权却大于当年的淮阴侯韩信,令旗一指可以舞动风云,大喝一声足以催发雷电。
      
            如果您突然奋起发动,趁着危势冲击即将崩坏的汉朝,用隆恩来安抚先归附您的人,再挥军来逼迫后面的人降服;征用冀州方面并且发动七个州的士众,先在战前迅速发传檄书给各郡县,然后再以大军的军威和实力作为后盾支持,南踏漳河,北临孟津,布下天罗地网包围掌控京都,诛灭罪孽深重的阉党宦官,消除满怀怨恨的众人心中久积之愤,就可逆转并释放由来已久的国家危机。
      
            如果这样的话,无论是攻是守,对您来说都没有坚固的城池,您就算不去招集,大家也必然会紧跟着您,即使是儿童也可以让他们赤手空拳地为您效力,即便是女子也可以让她们撩起衣裳为您卖命,何况那些有勇有谋、有才能的士人呢?
      
            趁着如同疾风般的势头,那么大功就不难成就,八方不难统一啊!功业一旦成就,天下一旦归顺,就燔烧写给天帝的书信进献给他,告诉他您已经明白上天的旨意。然后您统领天下,面南背北称制,自己揽过国家政权,接替灭亡的汉朝而登上帝位,所以此刻实在是抓住机运下决心的最后关头,奋起的最佳时候啊!
      
            木头腐朽则不可雕刻,朝代衰落则难以辅佐,将军虽然想对难以辅佐的汉朝尽忠,去雕刻这块腐朽破败的木头,但这样做就好像是要让球自己滚上斜坡一样,必然是不可能的。
      
            现今当权的宦官互相勾结,其中坏人多得很,而且天子也没什么自由,诏书皇命都是由他左右的宦官发出的,如果以后一个不留神,对您不利的事情发生之前您也不知道,到时候您虽然必定会生出后悔之心,但也来不及了。
      
            结果皇甫嵩还是不肯听从。可能阎忠觉得自己说了谋反的话,又没被采纳,日后恐怕对自己不利,于是就逃走了。
         
            中平初年,前太傅陈蕃之子陈逸与术士平原的襄楷在冀州刺史王芬处见面,当时王芬也是个名满天下的人物。
      
            大家见面时,襄楷说:“天象不利于做宦官的人,黄门、常侍这次真的要灭族了。”陈逸听了很高兴。王芬说:“如果这样的话,我愿意赶走这些宦官。”于是就连结许攸、周旌谋划发动政变,废现任天子,准备立合肥侯为帝,并暗暗叫华歆、陶丘洪来一起商定废立计划。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高唐是齐地的名城,官员士绅没有不在街巷市井中游荡的。华歆在当地做官吏时,逢到休息时就出官府回家,回到家里就闭门不出。
      
            另外,华歆在评议别人时能够坚持公平,从不诋毁中伤他人。同郡的陶丘洪也很知名,但他自认为在见识上要比华歆高远。
      
      
          这次,王芬来请华歆和陶丘洪,陶丘洪准备动身前往,而华歆却阻止他说:“废立天子的大事,伊尹、霍光都认为是难事。王芬为人性格疏忽大意,而且还没有将帅之才,此事必定不会成功,并将祸及家族。你不要前往!”于是陶丘洪就听从了华歆的话没去。
      
            王芬不仅找华歆、陶丘洪来,同时也来拉曹操入伙。
      
            曹操也拒绝王芬说:“废立之事,是天下最不祥的事。能权衡成败、轻重而去实施这种事的古人,有伊尹、霍光等人。
      

            伊尹怀着最忠诚的心,以无上权臣的威势,再凌驾于国家机构之上,所以才计划行使废立之事。到了前汉,霍光身受先帝托国的重任,借着资深老臣的地位,内有太后执政支持,外有群臣同心相助,加上新皇帝即位时间不长,在朝里还没有什么势力,也没人出主意帮助他,所以霍光废帝一帆风顺。
      

            如今各位光看见前人废立容易,不考虑现在废立的难处。各位自己估量估量,你们联合起来的实力,比得过前汉造反的七国么?合肥侯的尊贵,能和前汉的吴、楚王相比么?他们都没成功,你们更是无法成功。而且做这种不平常的大事,还想一定要成功,不也是很危险的吗!”
      
            王芬等人不肯罢休,坚持冒险实施废立皇帝的计划。
      

            正好在中平二年,黑山贼张牛角等十余支贼军在二月份同时起来造反,到处侵扰抢掠。王芬就趁机上书诈称要镇压黑山贼军而起兵,想趁汉灵帝北巡至河间的旧宅时动手实施计划。
      
            不料,正赶上北方有赤气,在天空的东西方向弥漫。古人迷信,太史观天象后说:“可能有阴谋,不宜出行北方。”于是天子就取消了北巡计划,并让王芬罢兵来见。
      
            王芬因害怕而自杀,废帝的计划宣告失败,王芬的失败印证了曹操先前的远见是正确的。
      
            那个自负的陶丘洪看见王芬失败,自己也向华歆折服。后来华歆被举荐为孝廉,改任郎中,却因病辞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7 16: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003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通读《三国志》
      
      
             在汉桓帝永寿初年,有位母亲正怀着她的第二个孩子,一次她梦见自己的肠子出了身体绕在吴的昌门,醒后心里害怕,就把梦见的情形告诉了邻居的老太。邻居的老太说:“怎么知道就不是吉兆呢。”最后这位母亲怀胎十月,产下一个男孩,他的名字就叫孙坚!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大概是兵圣孙武之后。他哥哥叫孙羌,字圣台。他还有个弟弟叫孙静,字幼台。孙坚生得容貌不凡,长大后性情开朗豁达,推崇不寻常的节操。

      

           当时有个姓吴的女子,父母早亡,就和弟弟吴景住在一起。她家本是吴人,后来才迁居到钱唐。孙坚闻知她有才有貌,就打算去娶她。可吴氏的亲戚嫌孙坚轻佻而狡诈,就打算拒绝他,孙坚为此又羞又恨,而且程度还蛮深的。


           顺便说一句,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好混:第一种是特别有本事的人!似乎世界天生就是他们的,想混不好都难。第二种是特别暴力的坏人!遵纪守法的老实人都怕这些人,再加上该管他们的人怕被报复不敢管,或沆瀣一气,或利用他们,致使这些坏人很好混。


           估计孙坚在当地则属于后者,报复起人来不得了,吴氏就对亲戚说:“为什么要为了爱惜一个女儿而自取祸事呢?如果嫁错了人,也是我命中注定的。”于是吴家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婚后,吴氏怀孕期间梦见月亮进入自己的胸口,后来就生下了长子孙策。到了熹平元年,年方十七岁的孙坚和他父亲乘船前往钱塘,正好碰到海盗胡玉等人从匏里抢得路过商人的钱财后,正明目张胆地在岸上分赃。过往的商人旅客看见他们都吓得停下船,不敢前进。


           这时候,孙坚对他的父亲说:“这些盗贼该被打击,请让我去干掉他们!”他父亲说:“你对付不了的。”孙坚不听,拿着刀上了岸,并用手东挥西指,假装做出指挥部署很多军人分头包围众贼的样子。


           众贼远远望见,以为官军来捉自己,立刻丢下财物四散逃跑,孙坚追上去,斩杀了一人,然后提着人头回来,他父亲见了十分吃惊。


           因为这件事,孙坚的名声传播出去,本来孙坚已经担任了县吏,这次,郡府里又听说了孙坚智杀海盗的事迹,就召他来,于是孙坚年纪轻轻就做了郡里的代理校尉。


           同年十一月,会稽人许生(一称许昌)妖言惑众,在句章举事,自称阳明皇帝,他儿子许韶自称大将军,又立其父为越王,这父子俩煽动周围县里,追随他们的人数以万计,然后这帮人就侵犯抢掠郡县。


           朝廷派遣杨州刺史臧旻、丹阳太守陈夤(一称陈寅)前去征讨,孙坚就担任代理郡司马,招募了一千多名精壮勇敢之士加入其中。


           熹平三年十一月(一说熹平元年),臧旻率陈夤等,在会稽大破许生,并斩了他,这才将许生等众镇压下去。战后,刺史臧旻列出功劳簿上呈给朝廷,朝廷下诏书改任孙坚为盐渎丞。
       

          熹平五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大加辩护,言辞十分直率恳切。汉灵帝看完奏章后大怒,马上诏令司隶、益州用槛车把曹鸾抓起来,送到槐里狱中拷打致死。


           为此,汉灵帝又下诏命令州郡里再检查党人的学生、老部下以及父子兄弟,凡是在官位的一律免职禁锢,范围扩大到党人五服亲属。


           从抓捕张俭等二十四人起,到迫害李膺、范滂等数百名旧党人,再到逮捕一千多名太学生,最后再至此就是历史上所称的第二次党锢之祸!这对士族的打击是惨重的,此后内外官职几乎全部被宦官集团占据了。
      


           后来一直到光和二年,上禄长和海上书说:“按礼制,从祖兄弟要分家分开来居住,因为他们骨肉情义已轻,亲属关系已远。而现在党人禁锢诛连到五族,既违背经典中的条文,又有违常用的法令。”汉灵帝看后有所感悟,对党人自从祖辈以外亲戚的禁锢,全部得以解放。
      

           汉末的汉桓帝、汉灵帝十分昏愦,平时不尽心于治理天下,只顾贪欢享乐,弄得朝纲混乱。在光和元年时,皇帝竟然在西邸官署开设机构公开卖官!从关内侯、虎贲到羽林,各有其价。


           汉灵帝又暗暗命令左右人等替他售卖公、卿的官职,号称万石的三公之职开价一千万钱,九卿之职开价五百万钱。


          以上是在朝官员的价码,地方官的价码是这样的,像郡守之类俸禄为二千石的高官卖二千万钱,而县丞、县尉之类俸禄为四百石的官员卖四百万。


           在应邀买官的人当中,官方按照各人德行的高低、优良排出名次,并凭此买官可以只付一半或三分之一的钱,汉灵帝就把这些卖官得来的钱存储在设立于西园内的库房里。


           那么其中提到的公、卿、两千石、四百石相当于多大的官,而且俸禄是多少呢?下面就来简单地介绍一下。


           两千石、四百石都是指官员的年俸,石数越多说明官职越大。“石”读音为“担”,是当时的一个计量单位。一石等于一斛,根据博物馆现有的文物——一只东汉的铜斛来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是一斛等于20000毫升,如果用现在的粟米来称量的话,20000毫升的粟米约重27斤,也就是接近30斤,而在汉代,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因此一石大约等于120斤粟米。


           汉制规定:三公等高官,每月领俸350斛谷,一年下来支领4200石粮谷,号称万石;九卿等官员,每月的月俸是180斛谷,一年共计支领2160石粮谷,称中二千石;郡太守等官员,每月领月俸120斛谷,一年累计领俸1440石粮谷,称二千石;而小县的县长或大县的县丞、县尉,每月领50斛谷,一年共领600石粮谷,称四百石。


           到了东汉中期,汉殇帝延平年间又采用一半钱一半谷的方法发放官员的俸禄,九卿这种中二千石的官员,每月支领9000钱,72斛谷;郡、太守为真二千石,月领6500钱,36斛谷;县级官员为四百石,月俸2500钱,15斛谷。


          因此,在级别上,二千石、四百石相当于现在省、市级以及县级的干部,而公、卿则相当于现在的总理、部长。


           这下子一卖官,再加上当时汉朝的门阀制度,最后很容易产生一个结果:将军无能,哪怕子孙再无能,经过运作仍做将军;官员贪婪,哪怕子孙再贪婪,经过抬举仍再当官。所以一谈起大官,多数人都是有家世的,在《三国志》中从很多人的小传上都能看得出来这一点。
      

          当时,大宦官曹腾已死,他的养子曹嵩袭了爵位。曹嵩向贿赂宦官,并向西园送了一亿万钱(估计《后汉书》上写错了,简直是天文数字),所以官至太尉。不光是曹嵩,太尉段颎、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张温之流,都花了五百万到一千万钱买了三公之职。


          但是这些人买官还算不误国,段颎几次领兵征伐有大功,崔烈在北方名重一时,张温则有杰出的才干,樊陵也能适应时势,都是些有才能的人。但要是官落到草包或奸邪之人的手中,对国家的危害就可想而知了。


           当时的这些大名人都花钱买官,更何况刘嚣、唐珍、张颢那些一丘之貉?司隶刘嚣,是和众常侍一伙的宦党,买到了公辅之位,做过司隶校尉,也就是国家直辖省份的长官。唐珍,是中常侍唐衡的弟弟,还有张颢,他也是中常侍张奉的弟弟,都是宦党,纯粹是些误国的小人,借着买官和内廷有人,轻松地步入朝堂来当官害人。


           汉灵帝自己也不寻思好好治国,把心思全放在吃喝玩乐上了。比如在光和四年时,汉灵帝在后宫盖了一排排店铺,然后让众多宫女扮成商人在里面卖东西,同时还让她们盗窃争斗,汉灵帝自己也穿上商贾的衣服,宴饮作乐。
      


           不仅如此,汉灵帝还有玩狗驾驴的爱好。他在西园玩狗,给狗戴上进贤冠,系着绶带。所谓进贤冠,就是文官戴的帽子,前面高七寸,后面高三寸,长八寸。另外,汉灵帝又亲自操控缰绳,驾着四头驴子,赶着它们一圈圈地来回跑。


           皇帝一玩这个,大家就认为是个时尚,于是整个京师转相效仿,弄得一匹驴子的价格竟赶得上一匹马。


           还有,当时宦官得势,一起比拟宫室的样子建起府第豪宅,这种超越制式的行为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


           有一次,汉灵帝登上永安候台,这个台比较高,登上去后可以眺望远处,这时宦官们非常害怕皇帝望见自己的宅子,怪罪他们,于是就让赵忠、张让等哄骗皇帝说:“作为天下的君主不应该登高,登高会使百姓离散。”把汉灵帝吓唬得从此再也不敢登台榭了。
      

          汉桓帝、汉灵帝这两任皇帝期间连历两次“党锢之祸”,结果阉党获胜,导致他们无法无天,横行霸道。此时国政又废驰,官员也腐败,造成了地方上的管理混乱,百姓生活很不安定,不安定的百姓则给某些有野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7 11:12
  • 签到天数: 792 天

    [LV.10]国防部长

    发表于 2013-12-7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张角起兵后的一个多月,也就是四月二十三日,南阳黄巾张曼成攻杀了郡守褚贡。同月,朱儁进军与波才的反贼军队交战,结果战败,于是皇甫嵩就进保长社。



            朱儁被黄巾军的波才击败后,侍中张钧上书说:“现在斩了常侍,把他们的头悬挂在南郊以谢天下,叛乱就会立即自己平息。”可汉灵帝却将奏章展示给众常侍们看,张钧因此下狱,同时因抨击宦官而同下狱的还有向栩,结果张钧和向栩下狱后被害。
      
      

          此时,汝南黄巾军又在邵陵(今郾城县东)打败该地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攻杀了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韂。一时之间,黄巾军闹得很凶,朝廷难以控制,直到同年五月才开始有起色。
      


      三国不是演义 005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通读《三国志》
      
      
           先前波才击败了朱儁,就于光和六年五月,领着大军围困了长社城。



           此时皇甫嵩兵少,军兵都很害怕,于是皇甫嵩就召来军官们对他们说:“用兵有奇正变化,不在于人多人少。如今贼军靠着草木结营,容易利用大风火攻。如果趁夜里纵火焚烧,必定能使他们大为惊乱。到那时,我们再出兵攻击,四面一起包围,就可以建立像昔日田单那样的功劳。”



           正好当晚就起了大风,于是皇甫嵩规定军士们都把苇子捆成一束一束的火把登上城头,再派精锐士兵偷偷潜出包围圈之外,然后纵火大叫,城上也举火把呼应,皇甫嵩抓住时机击鼓而向敌阵发起冲锋,贼军惊乱奔逃。

      

           这时,正赶上汉灵帝派遣的骑都尉曹操率军恰好来到,皇甫嵩﹑曹操与朱儁合兵再战,大破波才军,斩获首级数万颗。皇甫嵩因此功被封为都乡侯。孙坚也跟着朱儁合力奋战,所向披靡。


      


          皇甫嵩﹑朱儁乘胜进兵讨伐汝南﹑陈国的黄巾军,又在阳翟追击波才,最后在西华攻打彭脱。孙坚乘胜深入,却在西华交战失利,他受伤落马,倒卧在草丛之中。军众与孙坚失散,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孙坚平时所骑的是匹青白色相杂的马,这时跑回军营,一边倒下又站起来,一边嘶声鸣叫,结果将士们跟随马在草丛中找到了孙坚。孙坚回营后十几天,伤势稍稍痊愈,就又再出战。
       

          此时,南阳的黄巾军张曼成也起兵了,他自称“神上使”,拥兵数万,攻杀了郡守褚贡,在宛下屯驻了一百多天。


      
          同年六月,南阳太守秦颉进攻张曼成并将他斩了。交址(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屯兵逮捕了刺史及合浦太守来达,自称“柱天将军”,朝廷又派遣交址刺史贾琮将其讨平。


      
           紧接着,皇甫嵩、朱儁在西华(今河南周口市西北)大破汝南黄巾军彭脱,剩下的贼军或降或散,三郡全部被平定。皇帝又下诏命令皇甫嵩讨伐东郡,朱儁征讨南阳。

       
             后来皇甫嵩、朱儁率领各自的部队向黄巾军发起攻击,汝南、颍川地区的黄巾军被迫逃向宛城据守。另外先前那个张曼成被杀后,他的部众改以赵弘为军帅,部众日渐增多,最后达到十余万人,也屯据在宛城。
      
            朱儁与荆州刺史徐璆以及秦颉合兵一万八千人包围了赵弘,从六月打到八月都没攻克。
      
            有关部门上奏要征朱儁回来,司空张温上书说:
           “昔日秦国任用白起,燕国任用乐毅,都是成年累月之后,才能击败敌人。朱儁征讨颍川,已经有了功效,他领兵向南征讨,计划已经设定,临战而换将,是兵家所忌讳的,应该给他些时日,要求他成功。”这下汉灵帝才停止召回朱儁。
      
            于是,朱儁加紧猛攻赵弘,并将他斩了,可贼军残部的首领韩忠又占据宛抵抗朱儁。朱儁兵少打不过,就围着城修筑起营垒,再堆起土山逼近城内,然后趁势敲响战鼓进攻贼军的西南方,贼军全部赶赴到那里去准备交战,朱儁却自率五千精兵,偷袭其东北面。
      
            此战中,孙坚率己军独当一面攻城,部下程普也随从攻击。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他相貌堂堂,以前担任过州郡里的小吏,是个既有计略,又善于应变对答的人。
      
            在战斗中,孙坚冒死亲自先登上城墙,众军跟着纷纷竞相登爬入城,大破黄巾军。就这样,官军拿下了宛。朱儁将孙坚的英勇行为报告了朝廷,朝廷因此就拜他为别部司马。
        
            韩忠丢了宛,只好退保小城,惶恐地请求投降。司马张超以及徐璆﹑秦颉都想同意,朱儁却说:“用兵的形式相同而形势不同。昔年秦朝和项羽相争的时候,百姓没有确定的君主,因此就奖赏归附的人来鼓励后来投诚的人。如今天下一统,只有黄巾造反,招纳投降的人并不能起到鼓励好人的作用,因此讨伐恶人便足以实施惩戒。现在如果受降,那么将更加助长叛逆之心,贼人有利则进兵作战,不利则乞求投降,纵容敌人长久为寇作乱,不是好计策。”于是就加紧猛攻,但连续交战不能攻取。
         
            朱儁登上土山察望敌军,回头看着张超说:“我明白了。贼军如今外部被包围很严密坚固,内部则形势紧迫,请降又不能被接受,想出来也不可能,所以拼死作战。万人一心,都不可抵挡,何况十万人呢!?这个危害很大啊。不如撤去包围,一起合兵入城。韩忠见包围解开,势必自己出来,他们一出来的话,那么心就散了,这是容易击破他们的方法啊。”于是官军就把包围撤去。
      
            果然,韩忠出战,朱儁趁势攻击,大破韩忠,官军乘胜追击几十里,斩获首级一万多颗,韩忠等就投降了。而秦颉对韩忠久积愤恨,便杀了韩忠,这下贼军剩下的部众心里因害怕而不能自安,就再以孙夏为帅,回屯宛中,朱儁只好挥军再攻宛……
      
            而另一路的北中郎将卢植也连续交战,接连击败黄巾军的总首领张角,斩杀擒获了一万余人。张角等人逃跑并退保广宗,随后卢植包围了广宗,并修筑包围工事,挖掘壕沟,制造云梯,眼看很快就要攻破那里了。
      
            这时,汉灵帝派遣小黄门左丰到前线军营里来观看黄巾军的形势,有人劝卢植送财物贿赂贿赂左丰,可卢植不肯。于是左丰就回来向汉灵帝诬陷卢植说:“广宗贼容易击败。卢中郎在固守防御工事,按兵不动,想等上天自动去杀张角。”
      
            汉灵帝听后大怒,就下令把卢植用槛车装着来见他,以功抵罪减死一等。卢植被撤下来后,朝廷再派中郎将董卓攻张角,却迟迟攻不下来……
          

            这边才把张角控制住,不料巴郡那边又出事了!
      
            当时巴郡有个巫人叫张修,专门给人治病,他治病的时候也不用药,只是用祈祷的方法,病愈者要用五斗米来酬谢他,所以张修也被称为‘五斗米师’。其实这种治病方法对病情根本起不到什么疗效,但有人的病碰巧好了,迷信的人就很相信他。
      
            光和六年秋七月,张修也扯旗造反,侵攻郡县。同年八月,皇甫嵩在东郡的仓亭与黄巾军大战,俘获了他们的首领卜已,斩首七千余级。
      
            汉灵帝见董卓久攻不下,就于八月初四下诏命令皇甫嵩往北去征讨张角。两个月后,也就是冬十月,皇甫嵩与黄巾军在广宗大战,可张角的弟弟张梁的部众精锐,皇甫嵩无法击败他们。
      
            第二天,皇甫嵩就关闭大营让士兵休息,以观敌军的变化。当他知道黄巾军的思想渐渐松懈时,就深夜指挥军队,在鸡叫时奔赴敌阵,一直激战到下午,终于大破黄巾军,俘获张梁并斩了他,斩取了敌军三万颗人头,黄巾军跳河而死的多达五万余人,皇甫嵩军焚烧了敌军车辆辎重三万多辆,全部俘虏了他们的妻子儿女,缴获非常多。
      
            这时,张角已经先病死了,于是下令把张角的坟墓刨开,将他的尸体从棺木里拖出来砍下头颅,传送到马市,再陈尸示众。皇甫嵩以此功被拜为左车骑将军。
      
            同年十一月,皇甫嵩又与钜鹿太守冯翊的郭典在下曲阳攻打张角的另一个弟弟张宝,结果击破了黄巾军,并斩了张宝,斩首和俘获了十几万人,然后把黄巾军的死尸积聚在城南,再在上面堆上土丘,筑成的这个东西就叫京观。朝廷立即拜皇甫嵩为左车骑将车,兼领冀州牧,封槐里侯,以槐里﹑美阳两县为食邑,共计八千户。
      
      

    升级  1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5-4 17:0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工兵

    发表于 2013-12-7 16: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002(下)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通读《三国志》
      
      
            到了天亮,代表宦官集团一方的兵力逐渐强盛,然后王甫就招降瓦解窦武的军队。京城里的士兵平时就害怕宦官,因此都陆陆续续地投降过去,等到了吃早饭的时候,窦武军队里的士兵都快跑光了。

             窦武和窦绍见状只好逃跑,最后被众军追上围困起来,窦武和窦绍自杀身死,人头被割下悬挂在洛阳都亭。随后窦武的宗族、宾客、姻亲全部被杀;主要党羽刘瑜、冯述满门处死;驱逐了朝廷里支持窦、陈的官员;同时又把窦武家中做事的人也全部流放;窦太后则被迁到云台。就这样,外戚集团就被宦官集团击败了,宦官权力达到了最高峰。


      

           后来,由于张俭曾激昂地毁灭宦官侯览的家园而名闻天下,这在当时是符合正道的壮举,因此他也被中常侍侯览所忿恨。


      

           侯览指使张俭的同乡朱并上书,告发张俭与同乡二十四人相互起名号,结成私党,危害国家,并列出具体的名单,还说明其中张俭是首领。


      

           于是汉灵帝下令隐去告发者的名姓,然后按名单捕人。借着皇帝的命令,侯览制定好删去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并把文书下达到州郡去抓捕张俭。


      

           曹节也趁此机会指使主管人员奏请逮捕前党人前任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司隶校尉朱宇、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翌、河内太守魏朗、山阳太守翟超、任城相刘儒、太尉掾范滂等一百多人,结果这些人都死在狱中。其余的人有的早就死了没赶上,有的逃亡得以幸免。


      

           从此,各个有仇怨的人,都趁机互相陷害,甚至为了瞪一眼的小怨恨,也牵入党案之中。另外州郡里禀承上头的旨意,有些没有关联的人,也遭此祸害。被处死、流放、罢免、禁锢的人,多达六、七百人。
          


           这次党案由张俭而起,可张俭却一直没被抓住。有一次,张俭因与孔褒有旧,就逃亡到孔褒那里去投奔他。不巧正赶上孔褒出门,在家的是孔褒的弟弟孔融。


           孔融,字文举,他是孔子二十代孙,孔融的高祖父孔尚,做过钜鹿太守。父亲孔宙,则做过太山都尉。孔融年幼时就不是一般的有才,他七岁时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


           孔融十岁时,他父亲带他进京。当时的河南尹李膺身负盛名,他命令替自己把门的人要少接待宾客,不是当世的英杰贤俊或他家的世交子孙都不接见。可孔融倒想看看李膺这个人,于是他就来到李家的大门,对看门的说:“我,是李先生家的世交子孙。”看门的一听,就让他进去了。


           李膺见到孔融,就问他:“先生的父辈祖辈,曾和我有往来吗?”孔融回答:“是的。我的先人孔子与您的先人李老君(即老子),德、义等同而相互为师友,那么我与您就是世代之交了。”在座的众人坐十分惊奇,都说:“神童啊!”


           太中大夫陈炜后来才到座,同座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陈炜,陈炜说:“人小时候聪明,长大也未必出众。”孔融听后应声反问道:“就像您所说的,您年幼的时候,难道真的很聪明吗?”


           这个反问很巧妙,如果陈炜回答自己小时候笨,这是很失面子的事,如果陈炜回答自己小时候聪明,那么他现在就是个平庸的人。


           于是李膺听后大笑,他看着孔融说:“先生您长大后,必成大器。”


           这段著名的对话有很多的版本,但大致都是类似的意思。


           这次,张俭见到孔融,此时孔融才十六岁,张俭以其年少而不告诉他真相。可孔融知道张俭是德高望重的人,又看他面带窘迫的神色,就对张俭说:“我哥哥虽然在外,但难道单单我就不能帮助您吗?!”


           于是,孔融就把张俭留在家里藏起来。不料,后来事情泄露,鲁国相带人偷偷摸到孔融家搞突然袭击,来抓捕张俭,结果还是让张俭给逃脱了,可孔褒、孔融兄弟俩当场双双被捕入狱。


           孔融说:“接纳保护并窝藏张俭在家的人是我,应该定我的罪。”孔褒也抢着担罪,他说:“张俭他是来求我的,罪由我而引起,不是我弟弟的过错,应该定我的罪。”这兄弟俩争着去死,郡县里也犹疑不定,无法裁决,于是就呈报朝廷,请求定案。


           最后,诏书传达下来,判孔褒有罪,孔融由此名震远近,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以才俊齐名,是年轻士人中的佼佼者。孔融在依据经书理学来论道的方面不如边让等人,但他才能出众、知识渊博却超过边让他们。


           再说那个张俭在逃难的过程中,连累了许多隐藏他的人,前后有上千的人为了他破家灭族,但是张俭始终也没有勇敢地站出来承担。


      

           建宁四年五月十六,大赦天下,同年七月改元熹平。


      
      

           俗话说:“富国经不起穷折腾”,此时的汉王朝在外族人眼里看上去还是个光鲜的大苹果,其实心儿里已经开始烂了。心儿里烂,除了汉灵帝糊涂,当权者有人心里清楚得很,但是不许别人说,不仅不许别人说,还得夸说好,因此舆论的直接发表者——太学生就得倒霉。


      
      

           这一年,宦官又暗示司隶校尉段颎抓捕了太学生一千余人。这样一来,有部分士人就像我一样,满腔热血、忧国忧民,但又胆小怕事,于是就不敢吱声了,转而埋头去研究以前的经史典籍,并为其作注评价。反正评论的是前朝,说前朝的弊病和不好总没有什么错误吧!


      

           其实,当权的宦官势力自己也知道自己内部有的人作恶多端,不然先前窦武奏杀某些宦官时,也不会那么顺利。他们拼命搜刮,也是为了过一天好日子算一天好日子罢了,不定哪天就给掀下去了,这是迟早的事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7 16: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不是演义 011  -  和您一起逐字逐句读《三国志》
      
               同年八月,司徒许相被罢免,司空丁宫接替了他。丁宫上任后,立刻提拔了一个叫士壹的人。
      
            这个士壹一开始担任苍梧郡督邮,苍梧郡属交州,当时交州刺史丁宫被征召回京,士壹殷勤恭敬地侍奉护送,丁宫挺感动,临别时就对士壹说:“我这个刺史如果能做上三公之位,必当征用你。”
      
            这次,丁宫做了司徒,果然下令召士壹来。士壹得到命令后,就从本郡出发到洛阳去赴任。苍梧郡的治所在广信,也就是今天的广西梧州,由于汉朝疆域辽阔,而且当时交通极其不发达,士壹这一走就是一年左右,因此马上还到不了洛阳,我们以后自然会再说到他。
      
      
          这时,朝廷因天下不太平,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所设的八校尉是: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一共八个。
      
            这八个校尉中,小黄门蹇硕是汉灵帝所宠信的,他认为蹇硕强健而有指挥作战方面的才能,特别信任他,因此就任西园上军校尉蹇硕为元帅,督统司隶校尉以下的官员,就算是大将军也归他管辖。另外,卫尉董重则担任骠骑将军。
      
            汉灵帝让八校尉领军屯驻京都,打算用来抵御四方之敌,同时又下令征召天下的豪杰作为偏将、裨将等将佐。于是,并州刺史丁原就派遣张杨领兵向蹇硕报道,张杨被任命为假司马,也就是代理司马。
      
            张杨,字稚叔,云中人。他因威武勇猛而被送到并州听用,担任武猛从事。张杨为人生性仁慈和蔼,从不使用严厉的刑法。比如到后来有次张杨的部下谋反被发觉后,张杨对着他流泪哭泣后,就原谅了他,也不问罪。
      

      
          回过头来再说这个蹇硕虽然在内执掌兵权,但还是忌怕何进,于是他就与众常侍一起劝说汉灵帝派遣何进到西面去攻打边章、韩遂。汉灵帝同意蹇硕等人的意见后,就赐给何进一百辆兵车,还有勇猛的士兵和斧钺仪仗。
      
          何进暗知蹇硕的阴谋,就上奏说派遣袁绍东去徐、兖二州征集兵马,须等到袁绍回来,就立即出兵,以此来拖延行期······
      
          到了中平五年冬十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再次起兵,侵攻郡县。朝廷以陶谦为徐州刺史,前去平定,陶谦击破并赶跑了黄巾军,随从陶谦征伐的臧霸、孙观都因功被拜为骑都尉。
      
          臧霸,字宣高,一名奴寇,泰山华人。他父亲叫臧戒,担任县里的狱掾。有次,太守想私自按自己的意志杀人,臧戒则根据法规办事,不愿服从命令,结果太守大怒,下令将他逮捕,并送来见自己,当时押送臧戒的有一百多人。当年臧霸才十八岁,他带着几十个宾客抄小路拦截,在费西山中夺下了父亲,押送的人没一个敢动的。于是臧霸与父亲一起逃亡到东海,从此臧霸以勇敢豪壮而闻名。而那个孙观,字仲业,一名婴子,是泰山人。
      
          这次,孙观与臧霸一起起兵跟从陶谦讨伐黄巾军。臧霸随陶谦攻破黄巾军后,就在徐州招纳军队,与孙观、吴敦、尹礼等人一起聚集起来。这个吴敦,又名黯奴。另一个尹礼,又名卢儿。大家以臧霸为军帅,屯驻在开阳。
      
          陶谦平定了黄巾军后,就在徐州安下身来。此时陶谦看中了琅琊的赵昱,就想提拔他。赵昱,是徐州地区的名士。他十三岁时,有次母亲生病,这一病就是三个月。在此期间,赵昱悲伤凄切,形容消瘦,甚至夜里眼睛都不合一下。不仅如此,赵昱还为母亲的病情祈求神明护佑,结果祈祷到最后,眼里都哭出血来了,于是同乡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赵昱到处士东莞綦毌君那里学习《公羊传》,又兼学完成各种学业。由于他常年专心致志地学习,从不出门,亲友们都很难见到他。到了早晚,赵昱入见双亲,向父母请安的时候,只过片刻间就又回房读书去了。赵昱为人高洁廉正,立身处世都遵循《礼记》,他清正且才智过人,恭敬而庄严肃穆,一旦立志,便毫不动摇。州郡里召请他,他常借口生病不应召。有次,国相檀谟、陈遵一起召他,他也不来,有时甚至激起官员的盛怒,但他还是始终不改变原来的意思。后来赵昱被荐举为孝廉,改任莒长。赵昱为官时,宣扬五常的伦理道德,认为主政者是一国的表率,同时还通过表彰美善来振兴教化,铲除奸邪来矫正世俗。正赶上黄巾军作乱,横行五郡,郡县发兵都是首要任务,结果徐州刺史巴只评功为第一,按规定该受到升赏,赵昱的心里深深地认为这是耻辱,就弃官回家了。
      
          这次,身为徐州牧的陶谦一开始任命赵昱为别驾从事,他就以生病为理由退避,陶谦又命扬州从事会稽吴范向他宣布命令,赵昱还是坚持自己的意思,不肯动摇。最后陶谦威胁要对赵昱实施刑罚,这下赵昱才应命,被举为茂才。
      
          另外,赵昱的好友张昭也被陶谦所青睐。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他年轻时很好学,善于写隶书,曾跟从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张昭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关系很好,三人都很有名。张昭二十岁时被考察举荐为孝廉,可他没有去,与王朗一起谈论以前君王辞讳的事,州里像陈琳等这样有才能的人士都称赞他。为什么好好的要谈避讳的事情呢?原来,当时汝南主簿应劭商议应该“避旧君讳”。所谓避旧君讳,就是指在平时的名称、文章、书信等等等等所有的文字形式里,都不使用和出现以前君王名字里的字,以避免谐义和影射的嫌疑,以此来表示对以前君王无上的尊敬。应劭此论一出,议论者赞同与不赞同的都有,张昭也为此发表了自己的论文,大意是:“得知应劭提出应该避自开国以来五十六位古代君王的名讳,虽然他所用的言辞华丽高超,引经据典,十分令人钦佩,但我心里却暗暗有疑惑。按照实际上的客观情况,一家人传个五、六代以后,从礼制的角度来看,孝义就差不多了,不然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搞崇敬永远也搞不玩。另外不要太拘泥于表面上的礼节,以至于干什么事都不方便。同时,根据古人的名讳实例来看,避讳根本不可能顾得周全。因此对于这种事情,话不要说太过,不然将追悔莫及。”从这里可以看出,张昭这个人不属于那种迂腐的人,他十分理智。
      
          这次,徐州刺史陶谦又举荐他为茂才,张昭不应举,陶谦认为张昭轻视自己,就把他逮捕并拘禁了起来,多亏赵昱全力营救,才得以幸免。
      

      
          中平五年,天下更加混乱了,通过观察云气来判断吉凶的人认为京师会有大兵祸,两宫流血。大将军司马许凉、假司马伍宕劝说何进道:“《太公六韬》上说有天子统领军事,可以用威势来镇服四方。”
      
          何进认为说得对,就入宫告知汉灵帝。于是天子就下诏让何进大规模地调发四方的兵马,在平乐观下操练演习。估计何进这样一搞,让汉灵帝统领了军事,蹇硕就掌不了兵权了。
      

      
          中平五年十月十七日,汉灵帝在洛阳城西的平乐观演习,炫耀武力。操演的场地上筑起大坛,上建十二层五彩华盖,高达十丈,坛东北又筑了个小坛,再建起九层华盖,高达九丈,再排列出几万名步兵和骑兵,结下营盘为军阵。
      
          汉灵帝亲自出马来到军前,停驻在大华盖下,何进则停驻在小华盖下。礼毕,汉灵帝身穿甲胄,骑着披着马铠的战马,号称“无上将军”,围着军阵绕行三圈而回,然后下诏命令何进统领全部兵马屯驻在平乐观下。
      
          汉灵帝此次阅兵似乎没有起到什么震慑效果,同年十一月,凉州贼王国又围困了陈仓,于是朝廷再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督统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去救。董卓想速速进兵赶赴陈仓,可皇甫嵩不同意。
      
            董卓说:“智者不会耽误时间,勇者不会犹豫不决。速速援救则城池保全,不救则城池毁灭,保全和毁灭的情势,就在于这点啊!”
      
            皇甫嵩回答说:“不是这样的。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使对方的军队屈服。所以先处于不可能获胜的位置,就要去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不可战胜在于我,可以战胜在于对方。对方防守不足,而我进攻有余。行事能力有余的人则好比身在九天之上随时发动,行事能力不足的人则好比陷身于九地之下无法动弹。
      
            如今陈仓虽小,但城防守备坚固完全,不是陷身于九地之下的被动地位。王国虽然强大,却进攻我所不去救的地方,这就不是身处九天的主动地位。所处的地位不在九天,那么进攻者就会受到伤害;所处的地位不在九地,那么防守者就不会被攻克。王国如今已身陷受害之地,而陈仓守保着不可被攻克之城,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兴师动众,而取得全胜的功劳,还去救什么呢?!”
      
           于是,皇甫嵩就不采纳董卓的建议,没有火速进军,而是在等待时机······
      
           皇甫嵩这一等,将要等待八十几天,因此一时还没有分晓。趁这段时间,我们再说说其他的事情。
      
          另外,朝廷又派遣下军校尉鲍鸿去讨伐葛陂黄巾。此时渔阳贼张纯又诱使辽西乌丸丘力居等人也随他反叛,侵攻蓟中,大肆剽掠。
      
          当时汉王朝北面几个主要的游牧民族就是匈奴、鲜卑和乌丸。
      
          本来秦汉以来,中原帝国的主要对手是匈奴,匈奴长期是边境的祸患。汉武帝虽然对四周的外夷发动战争,东面平定了东越、南越和朝鲜,西面征讨了贰师、大宛,打通邛苲、夜郎的道路,然而这些地方都是在距离京城两千到两千五百里的边远地区以外,不能对中原形成重大的威胁。而匈奴最逼近华夏各地,胡人骑兵若向南侵攻,那么中国将东、北、西三面受敌,所以汉朝屡次派遣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军,深入北伐,接连追击单于。

      
          后来双方经过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敌对斗争,匈奴渐渐丧失了其富饶的地区,最后就向汉王朝称籓臣,居边境,守塞外,一代代地转为衰弱,然而鲜卑、乌丸却渐渐变得强盛起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珍惜自己的ID,严禁发布垃圾水贴,诸如adsf......顶......纯表情......多次重复回帖刷积分......轻则删帖警告,重则封禁!★请分享资料、经验或者赞助论坛,贡献一份力量★

    关闭

    最新活动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追梦工控论坛|工控论坛-专业的Intouch论坛 ( 皖ICP备1001200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18:48 , Processed in 0.31311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reamyiyi

    © 2009-2025 工控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